※ 特别推荐 ※
   2015年2月19日中国农历...
   昕龙春XLC最新绿色链接推荐
   同心圆梦·美丽中国行全国民族...
   荒漠化治理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让社会责任体现于地球村公民的...
   厂商曝铜制水龙头使用废品回炉...
   10年努力实推昕龙N-LON...
   2013昕龙春助推昕龙品牌坚...
   季元振老师著作《建筑是什么?...
   叶甘霖:"站立小便导流器"让...
   洋快餐大举进军中国的真相 素...
   热线电话0106013432...

※ 友情连接 ※
更多友情连接>>


国内外建筑物平移技术历史与现状--昕龙春XLC

www.xlc.cn

   特别推荐   绿色消费策划:推荐建筑物平(位移)移技术--昕龙春XLC

      昕龙春XLC最新绿色链接推荐  ; 昕龙春首推08年将开始火爆的环保发财项目:或许您还没看到、没想到的...  新型节能减排de钢筋混凝土清水面昕龙盒子房屋等预制装配式绿色建筑 ; 新型昕龙N-LONG自脱模G式全钢绿色建筑模板专利组合在储煤筒仓滑模中的最新实施应用案例点看product.asp?bookid=780

   帮助建筑设计、施工或现场管理人员解决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产生现场环保问题系列担心与烦恼的世界性历史难题--无须建筑脱模剂的实用施工产品与最新专利的世界一流优势技术组合: 新型G式全钢模板\非金属复合模板等绿色建筑模板优选特色组合专利独家精品  

    推荐   2009绿色昕龙建筑模板脚手架\脱模:安全健康环保组合简述(绿色消费策划案例)  进一步详细介绍点看 adlist.asp?newsid=14

     昕龙春XLC主页创办人参预全程设计、研制和施工的设备平移的新华社新闻报导:国内首台千吨乙烯设备平移成功  和 首次大型化工双塔(器)装置设备平移::昕龙春 等。更多应用实例 重物升降位移等cp.asp?nclassid=350

国外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发展

www.xlc.cn 网载自: 金羊网 2004-12-24 

世界第一座整体迁移的建筑

    世界上第一座建筑整体迁移工程是位于新西兰新普利茅斯市的一所一层农宅,使用蒸汽机车作为牵引装置。现代整体平移技术应始于20世纪初。1901年美国依阿华大学由于校园扩建,将重约60000KN三层高的科学馆进行了整体平移,而且在移动的过程中,为了绕过另一栋楼,采用了转向技术,将其旋转了45度。该建筑物平面为86英尺×115英尺,建筑面积约3000多m2,此项移位工程采用的是圆木滚轴滚动装置,用了675个直径6英寸圆木滚轴,用800个螺旋千斤顶将建筑物顶起,采用木梁托换,用30个螺旋千斤顶提供水平牵引力,这一技术在当时的土木工程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兴趣和广泛的评论。这座楼至今仍在使用,已经起了百年的考验。

    在以后100年多的时间里,许多国家都有过移位工程的实例。1982年,位于英国伯明翰的一所会计事务所,由于超市扩建,需将其移至5英里外的地方。平移时,首先在房屋地面下建一个225m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然后用千斤顶将其顶起,放入滚动装置进行移动。1983年英国兰开夏郡Warrington市一座历史悠久的学校建筑进行了整体平移,由于道路拓宽不得不将该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纵向平移15m,建筑物托换顶起时使用了专用的托换装置,并用环氧树脂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了加固,在建筑物基础下建一个钢筋混凝土水平框架(上轨道梁),在该框架下建造另一个框架(下轨道梁)与片筏基础连为整体,并延伸至新位置,两个框架之间留有间隙放入滚轴,并涂抹润滑油,用卷扬机和钢丝绳做牵引装置,其采用的牵引装置和平移方法与目前我们国内的许多整体平移工程相似。

编 号: 1253142    
摄影作者:   
文件名:l240501.jpg  
文件大小:28K  
高 X 宽:263 X 350  
说明:l240501.jpg

 

上图:创下楼层、楼高、吨重等多个世界平移建筑物纪录的宁夏吴忠宾馆

用轮船作为运输工具

    1998年,美国的一所豪华别墅,建筑面积约1100m2,从波卡罗顿长途跋涉100多英里到皮斯城,建筑物进行顶升托换时用了64个150KN千斤顶,这座移位工程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座别墅行进中必须要经过一条运河,在这一段路程上采用一艘特殊的船体作为运输工具,通过调节船中的水量(192000加仑)来保证该建筑物从陆地到船上和从船上到陆地的平稳性。该建筑物基础为混凝土桩基,桩基切断时钢筋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便移至新位置时的连接。

    1999年1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Minneapolis市的Shubert剧院在平移时采用平板拖车,其自身具有动力装置,在平移现场外观看不到牵引设备,令人惊叹不已,参观者络绎不绝,引起了新闻媒体注意,广泛进行报道,平移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为了增加其整体性,在墙下浇注了混凝土墙对建筑物进行了加固。将剧院内斜地面开挖20英尺深,然后填砂至地面下5英尺处,在此空间内设置主次钢梁托换系统(重2270KN),托换时用138个千斤顶,19个液压泵站,分3个区顶起8英尺,置入移动平板拖车,移至指定位置后,将托换钢梁取出,建筑物落至新基础上。整个工程用了70台移动平板拖车,其中20台为自带动力的

    1999年6月位于美国卡罗莱纳州Hatteras角海岸的一座灯塔为了免于不断的海岸侵蚀,当局决定将其移至1600英尺外的地方,由于地形的原因,移动的轨迹达2900英尺。这座灯塔高61m,重达44000KN。和以往的移位工程相比,这项工程无论从设计上还是从施工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了确定建筑的自重,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液压顶升系统,由100个千斤顶将其顶高5英尺,为了保证此高耸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系统的可靠性,采用扩大钢梁作为底盘,用钢梁铺成7条行走的下轨道,设置14根跨越7条下轨道的长滚轴,液压千斤顶提供水平牵引力,每分钟行走2.5英尺,同时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避免所经路途可能遭受的暴风雪的侵袭和地基的破坏。

编 号: 1253137    
摄影作者:   
文件名:l240502.jpg  
文件大小:37K  
高 X 宽:226 X 350  
说明:l240502.jpg

上图:建筑物移位———豪华别墅被船运走了?

继续保持的纪录———移动2500米

    1999年9月16日至19日,丹麦哥本哈根飞机场由于扩建将候机厅从机场一端移至另一端,经过4个月的准备工作,在4天之内移动2500米。该建筑物建于1939年,长110米,宽34米,二层局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移动时,将一层内外墙体全部拆除,在一层中间高度处用水平和斜向钢结构支撑进行加固,并通过这些支撑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地落在60台自推动多轮平板拖车上,用金刚石链条锯将框架柱在地面处切断,为了保证移动的速度,采用了多种规格的自推动多轮平板拖车,在车上安装了自动化模块和电脑设备,借此来自动调节x或y方向的同步移动以及补偿z方向不同路面之间的沉降差,而且能够自动确定旋转中心。由于平移时不能影响到飞机起降,整个工程在时间上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基本上都是在晚上进行的。 ·欧晓娟·

编 号: 1253132    
摄影作者:   
文件名:l240503.jpg  
文件大小:35K  
高 X 宽:263 X 350  
说明:l240503.jpg

上图:建筑物移位———汽车拉着房子走?

 

 附件--2  我国建筑物平移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金羊网 2004-12-24 16:26:59 
 

     使用建筑物移位技术晚国外60年,移位的建筑物超过国外之和的100栋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一般是由于旧城区改造、道路拓宽、历史性建筑保护等原因而进行的,建筑物的整体迁移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从原址移到新址,它包括纵横向移动,转向或者移动加转向。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风险性的工程,要求通过平移和转动,不仅使移位后的建筑物能满足规划,市政方面的要求,而且还不要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损坏,应当尽量给予补强和加固,同时要降低工程造价。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最早发端于20世纪的20年代,尤其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多,他们对于有继续使用价值或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运用整体平移技术将其转移到合适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果将建筑物拆除,必将产生粉尘、噪音以及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因此,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有多家专业化的工程公司。

    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30余栋,中国是136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作为中国知名的建筑物纠偏和移位专家,现任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卢明全受国家建设部之邀,目前正担纲起草中国首部《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中的建筑物移位部分内容,该强制性规范将于明年正式实施。

    卢明全说,目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发挥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人民币。此外,该项技术在中国目前大规模城市改造中,还能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

    目前,我国在建筑物移位技术方面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广州鲁班防水补强有限公司、大连久鼎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筑移位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联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

·朱启同 综合·
平移建筑物之原理

     平移建筑物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技术,它把建筑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基本原理与起重搬运中的重物水平移动相似,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将建筑物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基础分离变成一个可搬动的“重物”;在建筑物切断处设置托换梁,形成一个可移动托梁;在就位处设置新基础;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至此平移完成。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工程界的技术人员已经发明了气垫液垫平移技术,就是将建筑物底部绕上一圈皮管,向里填充气体或液体,再通过牵引力来完成平移。这种办法为世界的大楼整体平移增加了新办法。

附件2---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及保护对策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已于2001年6月29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同时宣布开工,标志着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全面实施,也标志着共和国三代领导人的凤愿将在新世纪成为现实。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党中央、国务院对修建青藏铁
路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为了使设计、施工等人员对青藏高原的重要性和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对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保护对策作一介绍。

1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特点

1.1青藏高原的重要性

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其不仅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气候调节器,而且是我国和南亚地区的“江河源”、“生态源”,是世界上仅有的独特生态系统和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它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连片的冻土、湖盆、湿地及缓丘构成的原始高原面,保存有相对完整的特殊生态系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及特殊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对全球环境具有特殊意义。

1.2青藏铁路沿线的5个生态分区及特点

青藏铁路跨越青藏高原腹地南北长1110km,由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类型等不同,其生态环境各有特点,为了对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根据其特点将全线划分了5个生态分区,具体如下:

(1)格尔木至南山口属柴达木盆地南缘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平坦,地势向北倾斜,海拔2800~3000m。本段属柴达木盆地干燥气候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相对湿度低,降雨量极小。年平均气温6.7℃,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33.6℃,年平均降水量40mm左右,相对湿度32%。本段为戈壁裸地生态系统,呈戈壁荒漠地 貌景观,植被极为稀疏,覆盖度在2%以下,植被类型以旱生灌木、小半灌木为主。

(2)南山口至昆仑山属坡降较大的昆仑山河谷区,海拔高度为3000~4770m。铁路溯格尔木河、昆仑河、小南川而上,其中南山口至昆仑桥为格尔木河宽谷阶地区,河床宽约100~200m;昆仑桥至望昆为昆仑河河谷阶地区,现代河床宽约20~200m;望昆至昆仑山口为高原丘陵及中高山区。本段属昆仑山以北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3.6℃,最高气温23.7℃,最低气温-26.7℃,年平均降水量250~300mm左右,相对湿度47%。本段3500m以下为山地荒漠生态系统,3500m以上逐渐过渡为山地草原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为15%~25%,主要荒漠植被为膜果麻黄、驼绒黎、蒿叶猪毛菜、沙生针茅、紫花针茅等优势种组成的群落。

(3)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海拔高度为4500~5200m,除可可西里山、风火山、乌丽山、开心岭、唐古拉山等越岭地段相对高差100~300m外,其他地段宏观上均属高准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开阔。本段属干寒气候区,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气压低,年平均气温-2~6.9℃,最高气温24.2℃,最低气温-45.2℃,年平均降水量250~300m左右。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本段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了由高寒草甸向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过渡的以高寒草原为主的高寒生态系统,其中除五道梁、开心岭附近分布有沼泽草甸、风火山地区、通天河至唐古拉山北坡分布有蒿草草甸外,其余大部分分布为高寒草原,有紫花针茅、扇穗茅、羽柱针茅、青藏苔草、昆仑蒿草等植物群落。高寒草原不仅是亚洲中部高寒环境中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而且在世界高寒地区也具有代表性。

(4)唐古拉山至当雄为藏北高原,海拔高度为5200~4300m,除头二九、九子纳越岭地段海拔相对高度较大外,其余地段也呈高准平原地貌,地形开阔平坦。本段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呈现高原亚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3~2.9℃,最高气温24.2℃,最低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293~430mm。本段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主,主要有小嵩草草甸、藏北嵩草草甸和沼泽草甸,覆盖度为60%~90%,其中小嵩草草甸分布面积最大,连片分布于那曲、安多一带的广阔高原面上;藏北嵩草草甸和沼泽草甸分布面积小且不连续,一般分布在地下水丰富的河边洼地、山前洪积扇缘的潜水溢出带。

(5)当雄至拉萨段,海拔高度为4300~3640m。当雄至羊八井,线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谷地,地形开阔平坦,低阶地及河漫滩湿地发育;羊八井至拉萨为坡降较大的藏布曲峡谷区和拉萨河宽谷盆地,藏布曲峡谷区,河谷狭窄,山坡陡峻,现代河床宽20~50m,拉萨河宽谷盆地,现代河床宽500~800m,主流摆动较大。本段气候属高原亚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6~7.8℃,最高气温29.6℃,最低气温-35.9℃,年平均降水量407~468m。本段主要以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为主,灌丛植被有金露梅、香柏、锦鸡儿,覆盖度40%左右;草原植被主要为长芒草草原,覆盖度10%~30%。

1.3独特的高原、高寒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保存有相对完好的原始高原面,随着高原内部水热条件的差异,青藏铁路沿线自东南向西北形成了由高寒灌丛向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过渡的高寒生态系统,在这个独特的高寒自然环境和高寒生物区系中,尤以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分布最广,有紫花针茅、羽柱针茅、青藏苔草、昆仑嵩草、小嵩草、藏北嵩草等植物群类。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不仅是亚洲中部高寒环境中典型的生态系统之一,而且在世界高寒地区也具有代表性。

1.4丰富的珍稀特有物种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区系,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优先的地区,也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的区域。

铁路经过地区动物物种较少,但珍稀特有种物种较多,种群数量大。哺乳类动物约16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鸟类约30种,其中7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主要有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雪豹、藏雪鸡、黑颈鹤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岩羊、盘羊、黄羊、猞猁、棕熊、斑头雁等;铁路经过地区高等植物约有102属202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4种。

铁路沿线两侧经常活动的珍稀野生动物约有14种,以哺乳类和鸟类为主。根据调查,铁路沿线两侧工程活动范围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种。

1.5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干旱,动植物种类少、生长期短、生物量低、生物链简单,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缓慢,致使本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寒冷地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十分困难,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引起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目前,铁路沿线的一部分地区仍为无人区,自然环境还保持着较原始的自然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已带来一定的影响。

1.6多样的自然景观

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呈现多样性和独特性。既有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组成的水平高寒生态景观,又有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冰雪带等组成的垂直高寒生态景观;既有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地区有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和迁徙环境,又有西藏境内广布的沼泽湿地和鸟类的栖息环境。除此以外,还有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的神秘雪峰和冰川;多年冻土区的冻胀丘、冰锥、热融湖塘等冻土奇观;古老的长江源头一一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美丽的高原湖泊一一错那湖;羊八井的峡谷;藏北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等等。

1.7广布的高寒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独特生态系统。由于具有涵养水源、蓄洪调洪、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功能,因此被称为地球的“肾脏”。根据其成因不同,可将沿线的湿地分为沼泽型、湖泊型和河床型3类。
昆仑山至唐古拉山段的河床型湿地主要分布在不冻泉一一五道梁段的楚玛尔河高平原内、布曲河谷区的温泉、唐古拉山北坡等地段,沼泽型湿地主要分布在五道梁、风火山、开心岭越岭地段。本段湿地主要为冻土融化和宽浅河滩的漫流形成,具有小片、不连续分布的特点。青藏铁路断续穿越50多处,累计长度约15km。
唐古拉山至拉萨段铁路沿线湿地分布较多,其类型主要为沼泽型和湖泊型。本次青藏铁路主要穿越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2块湿地--聂荣、安多沼泽湿地和那曲沼泽湿地。聂荣、安多沼泽湿地分布在唐古拉山至错那湖段,面积3879m2,海拔4500~5200m,土壤类型主要有泥碳土、泥碳沼泽土、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植被类型主要为藏北嵩草和华扁穗草。本次线路穿越其约15km(主要在错那湖附近)。那曲沼泽湿地在错那湖至桑雄段,主要分布在那曲县西部和安多县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的那曲河上游, 面积2025m2,海拔4300~4800m,土壤类型主要为泥碳沼泽土、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植被类型主要为藏北嵩草和华扁穗草。本次线路断续穿越其约25km(主要为喀隆和阿贡片)。

1.8星罗棋布的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对全球环境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明确指出,在青藏高原适合建立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
青藏铁路沿线分布有5个已建的自然保护区和6个规划的自然保护区。5个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为青海省境内的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西藏境内的羌塘、林周澎波黑颈鹤、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6个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全部在西藏境内,为一江两河、纳木错、羊八井-格达温泉蛇、拉萨古柏树林、达孜叶巴喀斯特地貌和堆龙德庆县马乡不整合接触等自然保护区。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规划的一江两河自然保护区,毗邻的保护区有11个。现重点对铁路穿越的自然保护区做如下介绍:

(l)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该保护区建于1995年10月,1997年12月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范围为昆仑山以南,唐古拉山乡以北,青藏公路以西的以可可西里山为主体的广大区域,面积4.5万km2,保护对象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原始的自然环境、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和特殊意义的自然景观,行政区域为青海省玉树州。青藏铁路在其实验区边缘共穿越约100km。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省级):该保护区建于2000年5月,现正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2个藏族自治州全境,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2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2县及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总面积31.8万km2,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4.1%。保护对象为水源环境、生物多样性及高原生态系统的自然完整性。根据保护区自然资源分布情况、保护目标、保护对象等,将该保护区划分为4种类型,划定了25个核心区、25个缓冲区和1个实验区。青藏铁路在唐古拉山乡北界至唐古拉山段穿越了其实验区193.4km,在昆仑山至唐古拉山乡北界穿越了楚玛尔河野生动物核心保护区实验区边缘119.75km和索加野生动物核心保护区实验区边缘14.91Km

(3)一江两河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该保护区是目前正在规划的以保护黑颈鹤主要繁殖地为重点,以申扎黑颈鹤繁殖地为中心的涵盖西藏黑颈鹤其他栖息地和冬季采食地的永久保护区与季节性保护点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群,其范围包括那曲、阿里、山南、林芝、昌都、日喀则等6个地区和拉萨市的41个县。整个保护区由中心保护区、卫星保护区和季节性保护区组成,其中卫星保护区由4个较大的湖泊湿地保护区和一些零散的湿地保护区(暂未划分功能区)组成。青藏铁路在安多和那曲附近穿越了其一些零散的湿地保护区共61.1km(喀隆湿地3.7km,阿贡湿地北片32.5km,阿贡湿地南片24.9km)。季节性保护区中将黑颈鹤过夜和休息的河流湿地划分为季节性核心区,将采食的农田划分为季节性缓冲区,青藏铁路在拉萨河中下游穿越季节性缓冲区17.1km。
青藏铁路共穿越规划中的一江两河自然保护区78.2Km。

2生态保护的原则与对策

2.1铁路经过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经扰动、破坏,难以恢复,工程设计中要充分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

2.2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处处体现爱护高原的生态环境,爱护沿线的一草一木,爱护沿线的野生动物,保护沿线的湿地、冻土环境、水土资源和水质。

2.3线路在经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楚玛尔河、索加野生动物核心保护区时,应做多方案比选,尽量减少对保护区的切割及对重要生存环境的影响。

2.4线路在通过湖泊、湿地等环境敏感地带时,尽量采取绕避或进行路桥比选。

2.5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种群分布特征、种群交换情况、栖息地、繁殖地等状况,设置野生动物通道。

2.6设计中应加强土石方的调配力度,进行充分的移挖作填,减少取土场的设置和弃土弃渣量。

2.7为了保护沿线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等,工程取土应采取分段集中取土的原则,取土场应选择在路堤上侧200m以远、植被稀疏的山包、丘包、融区、河滩及少冰、多冰地带设置。

2.8沿线分布的沼泽型、湖泊型、河床型等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的特殊生态功能,而且也是部分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栖息地,工程取弃土场应避开该类湿地,以保护其特殊生态功能。

2.9线路在漫流区或大面积湿地分布地段通过时,应采取以桥带路、加大桥涵密度等措施,避免切割、阻挡地表、地下径流的排泄。

2.10工程建筑物根据所处的地形条件和水文特征进行合理布设,不得采取强行改变地表径流方向或改沟、改河。

2.11在野生动物迁移通道上,不应设置取弃土场等大型临时工程,避免阻断野生动物迁移路线。

2.12在多年冻土区,对工程挖方段和取土场的草甸植被应采取分割划块产起,移植于适当的地方培植,以备利用。将取土场表层的熟土在取土前推置一旁集中堆放,待取土完毕后覆盖平铺,以便尽快恢复其生产力。路基工程的坡面、两侧等积极采取有效的、可行的植被恢复方案,严禁挖取其他地方的草皮用于路基工程防护。

2.13对隧道出渣加强了调配,尽量减少渣场的设置,对不能利用的选择地势低洼、无地表径流、植被稀疏的地方堆置,不得侵占河道、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及高寒植被发育的草地资源,弃渣完毕后对其进行防护。

2.14合理规划、设计施工便道及便道宽度,并要求各种机械和车辆固定行车路线。不能随意下道行驶或另开辟便道,以保证周围地表和植被不受破坏。

2.15线路纵向便道充分利用既有路基和既有青藏公路;线路横向便道以少布点、拉大间距为原则,并避开环境敏感地区。


 

热 线:13691139438 13001204486 网名: 域名:xlc.cn 联系昕龙春 主业经历 (1963-2017

通 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4号1楼(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院东) 100081 联系人: 马女士

在 线:QQ:651130414 E:xlc786@126.com 自然循环生命品质与品牌创意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

关联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配楼) 北京丰台西四环南路52号

北京西城区德外大街36号A楼(中国建设科技集团) 北京丰台区洋桥70号(东北角国际培训楼)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内)

北京市朝阳区小黄庄路9号院(中国建筑科研院南院白楼) 北京市海淀区恒润国际大厦1807室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化工大学院内)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原建工七建)

北京市海淀百万庄大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建筑分会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内

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院临街楼 西城右安门内大街75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滑模工程分会)

各地部分连接: 昕龙春的BLOG  江苏昕龙春   天津昕龙春     昕龙春阿里巴巴

自然循环生命品质绿色消费精品专家网 www.xlc.cn 一级站第一次上线时间:200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