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绿色G式包装系列产品adlist.asp?newsid=8 ; 昕龙春2007开门红第一桶金项目-生物全降解G式方便纸包装袋 ; 国人陋习--借奥运之风涤荡:推荐昕龙纳(吐)痰袋
城管街头发放“纳痰袋”
10万“纳痰袋”今起全市发放 昕龙春XLC首倡绿色消费概念的其中一款,以风靡方式得到社会认可。

千龙网讯“请不要随地吐痰,保持市容环境卫生。”来参加“天天无痰日,文明我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向吐痰者劝告说。昨天(1日),在王府井南口,5名来自城市管理广播的志愿者跟随城管队员对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
昨天(1日),结合首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创建公共文明示范地区活动的要求,市城管执法局联合首都文明办组建了5支 “纠正不文明行为联合宣传检查队”,在王府井步行街、北京站、北京西站、西单商业街、天安门广场等地区同时上岗,对“乱吐乱扔、乱贴乱画”,特别是“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执法及宣传活动。
上午九点在王府井南口, “为了我们共有的环境,请不要随地吐痰”,宣传检查队一面向路过的游客发放清洁袋,一面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
上午十点半左右,“啪”,王府井地铁站口,一男子随口吐出痰液。“先生,请不要随地吐痰。”一名志愿者走上前去对男子说,“请您把吐的痰渍擦干净”,说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巾交给该男子,该男子看了看周围,不好意思地笑了,马上把痰渍擦干净,连说“下次注意”。随同的城管队员告诉记者,在此次活动中,对发现的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都会先由志愿者进行劝告,并发放纸巾和清洁袋,对不服劝阻、教育者,再由城管执法人员对其进行处罚。“我们不是以处罚为目的,主要是想督促大家爱护市容环境。”
记者在现场发现,在两个小时内,宣传检查队在王府井地区只发现一名随地吐痰者,城管队员并没有对其随地吐痰的行为进行处罚,吐痰者在劝告下都自觉清理了痰渍。随着对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随地吐痰的现象大大减少。
截止记者发稿时,全市城管执法机关共查处随地吐痰16起,罚款250元;查处乱扔乱丢7起,罚款200元。
每次外出巡查时,宣传检查队至少由4名志愿者和2名城管队员组成。据介绍,此次活动的志愿者主要来自首都高校志愿者、城市管理广播志愿者和绿色啄木鸟城市清洁志愿者等志愿者组织。“五一”期间,仅王府井地区就有30余名志愿者参加宣传活动。今天在王府井地区进行宣传活动的5名志愿者,其中的4位为两对夫妇,他们为宣传爱护市容环境,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表示:2008年奥运会即将到来,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摒弃陋习,向世界展现北京最真实美好的一面。作为志愿者,我们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市城管执法局宣传中心副主任郭勇介绍,“五一”过后,城管部门将扩大活动范围,在全市公共文明创建地区内建立“纠正不文明行为联合宣传检查队”,于每周双休日及各长假期间开展活动。同时,市城管执法局将与中国日报-直播客网、《竞报》联合举办名为“迎奥运,抓拍身边不文明行为”的竞赛。市民只要在中国日报-直播客网注册会员,用手机和相机抓拍下不文明行为,并上传到直播客网站上即可参赛。对于其中的优秀作品还将推荐给《竞报》等媒体发表。
附:《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第五十四条 在公共场所禁止下列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
(二)乱丢瓜果皮核、烟头、纸屑、口香糖、塑料袋、包装物等废弃物;
(三)乱倒污水、垃圾,焚烧树叶、垃圾;
(四)其他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可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旧讯:一次性吐痰袋可以广泛推广(原新闻标题)
注: 昕龙N-LONG牌品质--首个商品化的
"纳(吐)痰袋"此前已经在京开始推向全国
2006年02月26日 来源:法制晚报
据2月24日法晚报道,当天上午,一辆价值百万元的综合指挥移动监控车开进了北京站广场。外地来京小伙随地吐痰被城管的流动监控车拍到,在监控录像前,他只能低头认错,擦干了痰迹并交纳50元罚款。
另外,据报道,截至当天下午4点,城管队员共对5名吐痰者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教育,发送一次性吐痰袋一百来个。
用免费形式发送一次性吐痰袋,一是成本低廉,二是为不吐不快的吐痰者们提供了不违社会公德的想吐就吐的方便,小投入可能换来大效果。
为了降低成本,可以考虑吐痰袋一面印制“随地吐痰危害健康”的公益宣传,一面印制赞助商的厂家广告。另外,在公交车、医院等公众场合,可以考虑放置吐痰袋。等到时机成熟后,可以一边坚持免费发放,一边把一次性吐痰袋商业化,市民可以在超市、便利店等地方轻松购到品质更好的吐痰袋。
昕龙春XLC 提示:上述原始产品在2006年底试销之后,已经开始在2007年1月18日正式于北京向国内外宣传(网上公开推荐问世)。事实上,也是品牌型正规钠(或废)物处理系列方便携带型纸袋产品化问世 请点看product.asp?bookid=739 或 adlist.asp?newsid=2 ; G式饮水纸袋-绿色消费行为意识之下的创新精品 等具体网页查看。
特别附件---
北京将即时处罚随地吐痰等行为 罚款上限50元 2007年04月26日 新华网 新闻PK:50元能否制止乱吐乱扔
关键字:随地吐痰 不文明行为
新华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李铭 王思海)北京文明办主任张慧光25日说,北京城管部门今后将加强执法,对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即时处罚,罚款为20元至50元,并适当对其进行曝光。
张慧光介绍,北京将在重点公共场所以增加废物箱数量,印制和张贴温馨提示和惩处警示语,在适当场所配备清洁袋、发放公益纸巾等方式,倡导市民文明吐痰,文明处理废弃物。
北京为深化“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将于4月29日全面启动“创建公共文明示范地区暨治理乱吐乱扔专项活动”。活动将以三站两街两场(即北京站、北京西站、重点公交车站、王府井步行街、西单商业街、天安门广场、首都机场)为重点,覆盖北京市及各区县的重点地区、主要大街以及奥运场馆周边地区、重要景区等公共活动区域。
张慧光说,北京将通过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健全公共卫生设施、加强城管综合执法以及发挥市民主体参与作用,努力消除北京现阶段存在的乱吐乱扔、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创建文明和谐的首都环境。
北京使用百万元监控车监控市民吐痰行为(组图) |
|
2006-2-25 17:11:31 |
|
本报见习记者朱燕报道 “你凭什么说是我吐的痰,有本事你拿出证据。”“那你看这画面上的人是你吗?”“……”昨天早上,北京站广场,被城管流动监控车拍到随地吐痰的外地来京小伙在监控录像前低头认错,擦干了痰迹并交纳50元罚款。 截至下午4点,城管队员共对 5名吐痰者进行了行政处罚和教育,发送一次性吐痰袋一百来个。 东城配备移动指挥车 500米内察秋毫 昨天上午8点40分,一辆看似普通的白色面包车开进了北京站前广场。这其实是辆配备齐全的移动监控车,在城管队员的操控下,车顶可伸缩4米的升降臂支撑起两部360度旋转的监控器,广场上的场景全部显示在车内的监控屏幕上。 指挥员在车内指挥操作,大屏幕将500米以内的旅客一举一动显示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几百米外旅客的表情也能看清。
 城管队员坐在监控车里,正在对北京站广场上过往的人进行监控
 观看了自己的“犯罪证据”后,吐痰者才乖乖地交了罚款 9点30分,售票厅外一名吐痰的黑衣男子进入监控视野。 “1小组听到请回话,售票厅外一名黑衣服男子随地吐痰,请前去执法。”车内指挥员用电台呼叫。不到一分钟,城管队员出现在该男子面前。 “你凭什么说是我吐的,有本事你拿出证据,罚我1万都行!”执法队员并没有与其理论,而是将这名男子请到监控车,操作员迅速调出了刚才的录像,放给他观看。在证据面前,该男子哑口无言,擦干了痰迹并交纳了50元罚款。 最后城管队员送给他一个免费的一次性吐痰袋,并给他讲解了相关的法规和卫生知识,男子表示以后再也不会随地吐痰了,“真是丢死人了”。 监控车价值百万 安装高科技设备 据了解,这辆白色丰田斯考特面包车价值上百万,由海事卫星传输设备、等离子大屏幕、360度旋转摄像头等高科技设备武装而成。车的升降臂可将两个主摄像头升高4米,车尾的副头也可以355度旋转。 东城城管大队督察科长杨维忠介绍说,查处随地吐痰最大的问题就是取证难,吐痰者往往因拒不承认而使城管队员无从处罚。记者问:“价值百万监控吐痰,浪费吗?”他说,该车充分发挥了取证的优势,也弥补了执法人员力量不足的状况。而且,监控车还可以用在其他重大事件或者节日庆典的监控上。 据悉,该行动将一直持续下去,对随地吐痰者,将一律按照最高50元的标准罚款,同时,在3月每天都会派执法人员在公共场合巡查,以督促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和维护城市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