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推荐 ※
   2015年2月19日中国农历...
   昕龙春XLC最新绿色链接推荐
   同心圆梦·美丽中国行全国民族...
   荒漠化治理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让社会责任体现于地球村公民的...
   厂商曝铜制水龙头使用废品回炉...
   10年努力实推昕龙N-LON...
   2013昕龙春助推昕龙品牌坚...
   季元振老师著作《建筑是什么?...
   叶甘霖:"站立小便导流器"让...
   洋快餐大举进军中国的真相 素...
   热线电话0106013432...

※ 友情连接 ※
更多友情连接>>


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果树的整形修剪与叶片调整等)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2004-11-11 15:29:0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茶叶加工的加工厂、人员、加工技术以及农户加工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1680 食品包装用纸卫生标准
    BG/T 18204.21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户加工 home processing
    茶农自采或收购鲜叶,在家庭中加工茶叶。
    3.2
    燃气设备 equipment using fuel gas
    以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或城市煤气为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3
    燃油设备 equipment using fuel oil
    以柴油或重油为加热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3.4
    芳香植物 aromatic plant 
    其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内能分泌和积累挥发性芳香物质,可作为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用赋香原料的一类植物。

    4 要求
    4.1 加工厂
    4.1.1 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GB 3095-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1.2 加工厂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m以上,离开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100m以上,离开交通主干道20m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4.1.3 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要达到GB 5749的要求。
    4.1.4 加工厂的设计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八条的要求。建筑应符合工业或民用建筑要求。
    4.1.5 初制加工厂宜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
    4.1.6 根据加工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和办公区隔离,无关人员不宜进入生产区。
    4.1.7 加工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厂区环境需绿化。
    4.1.8 应有与加工产品、数量相适应的加工、包装厂房、场地,厂房面积不应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要硬实、平整、光洁,墙壁无污垢。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
    4.1.9 加工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成品和半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具有密闭、防潮功能,推荐使用冷藏库贮存茶叶,保存温度5℃左右。
    4.1.10 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扇或除尘设备,室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0mg/立方米。
    4.1.11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度达到500lx以上。测定按GB/T 18204.21规定执行。
    4.1.12 加工厂内不应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4.1.13 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厕所有化粪池。
    4.2 加工设备
    4.2.1 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件。不宜用铜质材料制造红碎茶转子机类强烈摩擦的零部件。
    4.2.2 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有压锅炉另设锅炉间。
    4.2.3 燃油设备的油箱、燃气设备的钢瓶和锅炉等易燃易爆设施与加工车间至少留有3m的安全距离。
    4.2.4 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可分离安装的大型风机设在车间外,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80dB。
    4.2.5 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级塑料制面的器具和工具,所有器具和工具应清洗干净后使用。
    4.2.6 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4.2.7 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4.3 加工人员
    4.3.1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4.3.2 加工人员上岗前和每年度均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能上岗。
    4.3.3 加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存放在更衣室内。加工、包装场所不宜吸烟和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和包装场所用餐和进食食品。
    4.3.4 包装、精制车间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4.4 加工技术
    4.4.1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毛茶严格按验收标准收购,不宜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
    4.4.2 鲜叶应合理贮青,地面贮青鲜叶堆放厚度不宜超过30cm,设备贮青按设备要求操作,鲜叶不宜与地面直接接触。贮青地面和设备应清洁、干净。
    4.4.3 根据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工。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4.4 宜采用现有加工方法包括自然发酵和微生物等方法加工茶叶及茶制品;宜用芳香植物窨制茶叶。
    4.4.5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要求,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
    4.4.6 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4.5 农户加工
    4.5.1 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加工场地应宽敞、明亮、干净,地面硬实、平整,墙面洁净无污垢。加工场地无异味,有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出入加工场所的设施。
    4.5.2 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应存放其他杂物。加工设备、用具、器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在茶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清扫加工场地,清洁盛放器具加工设备和加工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加工期间应坚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
    4.5.3 加工茶叶的锅、灶应专用,不应使用日常生活灶具加工茶叶。炉灶处设灰坑,避免燃料、灰尘污染茶叶。烟囱口设在室外。
    4.5.4 应有足够的摊叶、盛放茶叶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5.5 炒制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进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工处不宜抽烟和随地吐痰。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茶叶加工和包装作业。
    4.5.6 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或器皿里,防止茶叶受潮变质、吸附异味。
    4.5.7 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包装用纸达到GB 11680的要求。不允许使用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不应使用盛装过其他物品的食品袋包装茶叶。重复包装茶叶的布袋使用前应清洗干净。
    4.5.8 宜建立规范的茶叶加工厂,改农户分散加工为集中加工。

果树的整形修剪与叶片调整等
 
科丰农业高新研究所   刘志东 

    目前,在果树生产上仅树形就有三百多种。虽然有品种特性的差异,但这众多的树形都使果树的丰产成为可能。如果辩证地看,多形,便意为无形。然而,不管树形有多少变化,均能使果蔬获得丰产。这里必有一种主导因素贯穿其中。

    果树的产量,源于多个因素,就树体来说,叶片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叶绿素的载体,光的受体,能量转换的加工厂。按照人类的需要,它是果树获得丰产的主要依据,它使众多果树树形存在合理。是使其获得产量主导因素。实践证明,如果我们将全部叶片摘除,不行。不仅行整形修剪而将全部叶片留在树上也不行。这上百种树形的合理存在以及各种整形修剪技术的事实,最终,都统一在了对叶片的调整及叶片对光能的利用上。

    以往,实践中多注重于怎样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我认为,我们每个生产者更应注重于为使么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如果您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的掌握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话,那么,当您对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一旦从自由走向必然的时候,就会在果树的整形修剪上获得更大的自由。

    对果树的整形修剪,往往多关注到产量和品质。实际上,整形修剪的作用,如其说是在调整树体的产量构成,宁可说是在调整叶片的受光条件。整形修剪的直接目的,是使叶片的整体分布趋于合理,试图将每个叶片都调整到光补偿点以上,已获得最大的光合效率。

    当我们加强对果树栽培管理的时候,更应该强调对果树叶片的管理。叶片对果树光能利用率的高低,与叶片自身建造的质量有关,而高能叶片的产生又与光质和光强互作。当我们对叶片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应清楚存在于树体上七种叶片的功能。

    1.   无效叶:长在枝条基部的小叶,净光合率低,积累和消耗持平,其功能介于无效。

    2   低能叶:叶片发育不良,营养较差,这种叶片功能不高,但还能积累一点营养,

    3.   过大叶:生长在内膛,或长势过旺,发育不完备,叶片面积过大而质地薄,光效低或光合效能高而消耗 大。

   4.   高能叶:发育完备,叶片面积中等大,质地厚,实际效能高。

   5   初展叶:是指顶部初步展开的叶片,消耗大。        

   6  .扩大叶:已展开,需要继续扩大。虽然功能强,但用于建造,消耗多。     

   7   转色叶:叶片转变期虽然功能强,但是积累能力低。

    据初步调查,在果树展叶30天内,特别是在展叶后20—30天期间,是形成高能叶片的重要时期。合理的树形,树体内上一年积累的养分的多少,肥水的动态共给,有效叶面肥的合理施用。化学调控,都有助于高能叶片的形成。

    简单地说,果树的叶片含有叶绿体,当阳光照射叶绿体时,带能量的光子冲击叶绿素中的色素分子,经过一系列的变化,由光能转化成电能,在经过物质的同化,形成碳水化合物。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重要的是要给果树的树冠创造一个好的着光条件。虽然果树在一般的光照条件下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谈光合强度较低,生产的物质少于消耗的物质。随着光照的增强,光合强度也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最大值时,光合强度就不会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是制造的养分最多。如果光照强度超过了光饱和点,虽然能被叶片吸收,但不能用于光合作用,而一热的形式释放掉。点高强度弱时,光合强度也会变低,当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与树体消耗的物质一样多时,也就是说净光合强度等于零时,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一棵不进行整形修剪的果树,树冠周围的叶片着光充足,其光照强度在光补偿点以上,内堂的叶片,因多冲重重叠,见光不足,或因整形修剪不合理,叶片总体分布不没调整好,造成内膛过于密闭,多数的叶片的光照强度处在光补偿点一下。就一棵果树的整体来说,外部叶片制造的养分,往往被内膛的叶片所消耗,而没有积累,加上其他器官的呼吸消耗,这就很难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这种数落花落果较重,产量低,抗逆性弱,而且还会影响下年的产量。

    人工栽培果树,全年整个过程大部分都要人来管理,支配。其目的,是想获得理想的物质积累。让其产生尽可能多的高能叶,并把每个叶片都调整到光补偿点以上,又是通过对树体的整形修剪来实现的。

    果树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受多种因素的作用。但主要有三点,一是光照,二是温度,三是肥水,在这三点中,光是树体的能量来源,如果没有光的作用,进行果树生产是不可能的。温度是树体的生存条件,肥水是树体的生命泉源。然而,树体的某一部分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到另一部分的生长发育。这些生存条件及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是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的。要想把一棵树管理好,就要使树体的这种动态平衡关系趋于稳定,这使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我们果树栽培管理人员的技术所在。
 

                    合理负荷丰产稳产

    我们先来分析一棵果树,把枝、干、根、叶、花、果实、种子分别烘干,其它不说,先看一下烘干后干物质的成份,(将所有的干物质加在一起,为100%,)那么,其中碳水化合物占90---95%,氮、磷、钾、钙、镁等矿物质占5-10%。碳水化合物是怎样来的呢,含量这样高,说明在果树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性,碳水化合物是叶子中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由根系吸收的水分、矿物质转化而来的。果树的产量基础就是碳水化合物。那么通过扩大叶面积,提高叶功能,延长叶子的光合作用时间,调节光合产物分配均可影响产量的形成,然而不管你采取多么高明技术措施,一定的叶面积只能形成一定的光合产物,在达到这个极限之后,用加肥水来补偿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说,果树的负载量只有在光合产物所提供的物质范围内才能达到丰产稳产,壮树优质的效果。企图多留果,首先是受树体内部机制的调控,由营养生长转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此时,果树对每个果都负有责任,可总的养分供给有限,这样分配到每个果上的养分就会减少,其结果是果个变小,品质变劣。当负载过多时,生长相对较弱的果实由于竞争能力弱,而离开树体,造成落果。此时此刻,果树也动用自身中一切可提供的营养物质,来满足每一个果的需求。枝干里、根系中贮存养分,原本为自身的生长、发育所需的那一部分,也被迫提供了出来,过分的营养消耗,降低了树体的抗性,各种病害便趁机而入。由于没有充分的营养积累,当冬季到来时,树体的冰点降低,易受冻害。转过春来,花少树弱,便形成了果树的大小年现象。现在,人们对水果的外观和质的要求,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提高,优果优价,不合理负载,这对果农来说,是一种双重损失。所以说,合理负载,有百利而无一害,结果超负荷,有百害而无一利。经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合理负荷要维持一定的叶/果比,那么叶/果比维持在什么程度,这要根据树种、品种、树势等多因素来确定,现在这方面的资料不多。因此也无法提供,只能靠自己在生产中摸索。另一原因,因冬季修剪期、开花期、幼果期,疏花疏果时叶还没未长出长全,很难以叶数定花定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负载呢,从实践上看,多少个叶,制造多少养分供给果的生长。这是一个量的指标,其中弹性也是很大的,仔细分析起来还关系到方方面面,同是一棵果树,比如说同样大小一样多的叶片,①定置在不同的土壤上,结果不一样。②在相同的土壤上,管理水平不同,也不一样。③同一棵树,在同一土壤上,管理水平一样,光照的时间不同,光质不同,大气的干湿度,都有影响,大气干燥,即使负载合理,果实也比正常年景小。④也受市场规律的制约,当供过于求时,质量为主要矛盾时,合理负载是首 先要做到的。因此,合理负载的合理程度,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合理。  

                                         果树地下部的管理

    果树的地上部管理多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地下部分的管理容易忽视。果树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与自然条件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果树对土壤、光照、水分、温度、空气等自然条件的要求具有不可代替性。试图单凭整形修剪使果树丰产稳产也是不行的。加强果树的地下部管理,与地上部同等重要。
    果树生根、长叶、抽梢、开花和结果,一切器官的建造。主要靠叶子制造的养分,叶片的光合作用是果树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但是,叶面积大小、工作能力强弱、工作时间长短,无时无刻不受到根的影响。根系通过吸收水分、肥料和合成其它物质,保证叶子正常工作,叶靠根养,养叶必须养根。实践也感觉到,凡是地下部有机肥施地深厚、管理得好的树,其树的抗性、产量、果实的品质,都表现较好。
根生活在土壤环境中,土、肥、水管理就是要为根的生长和吸收活动创造一个最佳环境。因此,了解根系生长,活动的内外因素,是做好土肥水管理的依据。 
一、影响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的因素
  (1)内部因素: 大年,结果过多,新根生长变弱,早期落叶后,根的秋季生长受到阻碍;主干环剥后,根系变小,生长变弱,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根的生长,受到地上部生长,结果状况的制约。进一步分析,大年结果多,叶子制造的养分基本都进入了果实中,余留下来运往根中的就很少了,所以影响了根的生长与吸收能力。通过试验研究,摘除果树上的叶片一部分,大部分或是给树冠遮阴,果树根的吸收活性很快降低。因此,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向根中的回流是影响根系生长活动的内因,这其中的道理主要有:
   ①新根的生长:根系的建造需要原料,这些原料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土壤中的养分,其二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碳水化合物,来自两方面的原料在树体代谢机制的作用下,使根系扩大,扩大了的根系,又提高了吸收与自身建造能力。
    ②根系的生长和吸收:需要能量,能量是由根的呼吸作用而产生的,根的呼吸是氧化分解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因此,根的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一要有氧的供(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二要有碳水化合物作为呼吸底物。所以,叶片制造并输运到根中的光合产物对根的生长吸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剥除树皮,树为什么会死)
   ③新根的生长,老根的加粗,一切细胞的分生,伸长扩大,都需要一定的激素来启动,这些激素主要来自茎尖的幼叶,因此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对地下部根的生长,也是不可缺少的。以上,就是根靠叶长的原因,养根不仅注重于改良土壤,还要十分重视养叶,在管理上应尽量达到与地上部分的统一。
   (2)外部因素: 影响根生长和吸收的外部因素是很多的,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①土壤中的氧气:果树的地上部处在一个自由的空间,空气流通、氧气不缺、呼吸作用不受限制,但果树的根系处在土壤中,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土壤中的空隙有限,这些空隙又常被水分占据而将空气赶出,在有限的土壤孔隙中所存留的空气,又因根的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的呼吸而把其中的氧气耗用,同时有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充滞。因此土壤中的氧气在多数情况下常成为限制根系生长和吸收的因素。果农在多年栽培中也认识到了这个因素,并总结出了根生土中间,喘气最为先的道理,改善土壤中的氧气状况是果园土壤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从实际生产中也看到,凡是丰产优质的果园,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上。
    根据科学研究测定,土壤中氧气的含量达到15%以上时,新根生长最旺盛。10%左右时,根系生长正常,5%左右时,根系生长缓慢,3%以下时根停止生长。断根伤口愈合并发生新根,对氧气要求更多。不同的树种,由于根系的呼吸强度不同,对土壤中氧气的要求也不一样。经测定,桃、樱桃根呼吸旺盛,需氧量高。杏、苹果次之,梨、枣、葡萄等要求较低,实际生产上也与其表现一致,在较粘重的土壤上梨、葡萄、枣可正常生长,而苹果、杏特别是桃、樱桃就表现不正常。现北方市场上的李子苗,有樱桃砧和李子砧两种,应注意选择。根和土壤微生物的呼吸耗用了土壤中的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然后从土壤排放到大气中,新鲜空气再进入土壤,这个过程就是气体的土壤交换。土壤空隙大,容气容量就大,土壤不板结,气体交换就顺利,土壤中氧气就不缺乏,深翻松动粘紧的土层,并防止土表板结,是改土、耕作的重要目标。
    ②土壤水分:最适宜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间最大含水量60-80%(最大含水量就是达到饱合状态)土壤含水量越接近这个范围的上限(80%)果树长出的白色延伸根越多;而越接近或略低于这个范围的下限(60%),根的分枝增加,网状吸收根较多。白色延伸根越多的树、枝叶旺盛,而网状吸收根多的树,容易成花结果。灌水时要因树制宜,树弱或结果多时,宜多些,使土壤持水量接近上限,树旺而成花少时宜少些,使土壤持水量接近下限。当土壤持水量降低到40%左右时,根生长完全停止,细根衰老加快,根在干旱时受害比地上部叶片萎蔫更早。在严重缺水时,叶子可以吸收根中原有的水分,因此,干旱时根先失水死亡。根在逐渐失水死亡的过程中,地上部枝叶不仅出现缺水症状,还表现出各种养分元素的缺乏,症状,即由干旱引起的综合缺素症。干旱会造成枝细而短、叶少而且小,光合作用能力弱,芽秕和花少、落花、落果甚至落叶、低产或绝产,果实品质差。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对养根、壮树、优质丰产都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水分过多也是不行,一是水多使地上部分枝杆容易徒长,消耗大量养分,花芽不易形成。二是水多土壤中可溶性养分易随水渗漏流失,使土壤贫瘠,三是水分过多,占满了土壤的空隙,恶化了土壤的透气性,影响根系的正常呼吸,进而限制根的生长和吸收。积水成涝时,地上部枝叶表现缺水就是这个原因。较长时间的积水造成土壤缺氧,土壤中的化学变化趋向还原过程为主,产生许多还原性产物(如甲烷、硫化氢等)使果树直接受到毒害。
    ③土壤温度:各种果树新根的生长和吸水吸肥要求的温度是有差异的。北方的落叶果树最适宜根系生长和吸收活动的土壤温度为15-25℃之间,一般苹果新根春天初长为7℃,盛长为18-21℃。超过30℃停止生长。梨与苹果接近,葡萄新根生长12-13℃,停长为26-28℃。调节地温也是果园土壤管理的重要任务。
对于东北来说,早春地温回升落后于气温、土温低,影响根系的生长吸收,地上气温较高,这样一般树栽上后一到二年,根扎得不深,多在早春出现抽条现象,就是由于地温回升落后于气温,吸水支付不足地上部失水而造成的干旱伤害,也叫冷旱伤害。也就是常说的土温低引起的生理干旱。冬季土地结冻,土层厚,根系分布深,深层土不冻,其中根就可以继续吸水,对抵抗寒害的枝条有利,土层薄,根系浅,如不保护,则易受害,因此,我们栽树前挖定植坑时,适当大一点,深一点还是有好处的。
    ④土壤养分:在一般情况下土壤养分不会象气、水、温度不适那样,成为完全限制根系生长和吸收的因素。这是因为土壤再瘠薄,也还存留一定的自然肥力,但是,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肥力的强弱,却与土壤养分的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调查试验,土壤越肥沃,养分越富集,根系相对集中。土壤越贫瘠,根系疏散越是远。树栽上后,土质条件不好,肥水投入不足,根系就长地深而广,以充分利用土壤的自然肥力来维持生长和一定的产量。但是,这里有这样的生长规律:即果树为获取必要的养分,在肥水不足的土壤上,就要建造深而广的庞大根系,这就要耗用大量的光和产物,那么,就必然使光合产物分配到花芽分化,果实形成方面的量减少,限制了树势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在充足肥水的条件下,形成相对集中活性强的根系更有利于丰产。果树根系总的吸收能力取决于根的体积,密度和活性三个方面。(根的分布范围为体积,根的数量多少为密度,根的吸收能力为活性。)根的分布范围减小后,如果单位土壤体积内根的数量增加,单位根的吸收能力提高,则可补偿由于体积变小而带来的影响,可维持较高的总吸收能力。在果树的生长期内,根际土壤中养分富集,水分适度,透气良好(要做到如此必须多施有机肥)可增强根的密度和活性;保肥差的沙土地,或肥水差的山坡地等,根的延伸生长加长而分枝少,密度小;在施肥足的定植坑内,根的分枝多,密度大。可以说明,通过施肥改土,可以调节根系分布和加大根的密度。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氮素多而磷、钾等养分缺乏时,根也呈徒长现象,新根延伸长而分枝少;磷钾肥充足时,根分枝多密度也大,在磷钾肥充足而缺氮时,根的衰老过程加剧。因此,为促进根的生长,增加根的密度并延长根的寿命,提高根的活性。必须注意使土壤中各种养分适度,在正常情况下,增施养分齐全的有机肥十分重要。如果土壤养分不足,可在增施有机肥时混入一些化肥也是必要的。如果树势不旺,可在春、夏季以氮肥占60%的比例,增施些氮;磷、钾混合肥,秋天可施以氮的比例占40%,以磷、钾为主的混合肥,参考配方为尿素5份,二铵3份,硫酸钾2份混合后施用,如有条件可加0.3%的硫酸锌,这为春、夏用。秋天用为尿素2份二铵5份硫酸钾3份。混合后施用
   ⑤其它因素:除了土壤透气性,水分温度、养分等,影响果树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的,还有土壤微生物、酸碱度,含盐量等。土壤微生物与果树有密切关系,这些微生物直接参与土壤中的物质转化,一方面把动植物残体分解成多种简单物质,可供植物吸收利用,另一方面,又把一些物质合成新的复杂物质,供植物利用。实际上,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自身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对植物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些大分子的有机成分:氨基酸、柠檬酸、糖及一些活性物质,是单施化肥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有机肥多的土壤环境上,生长的果树所结的果实品质好,且果树的抗性强。土壤的PH值主要影响土壤的微生物和果树对养分的吸收。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比如果树生长在PH7.5以上的碱性土壤,常出现缺铁黄叶现象,这是因为PH值高,铁成为不可利用态,如果把土壤PH值调整到7左右时,不可利用的铁元素就会转化成可利用态,缺铁失绿症状会减轻或消失。土壤PH值的改变单靠施用所缺元素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最好的办法还是增施有机肥或有机质,以改土为本。土壤含盐量,一般在正常的土壤上主要是说化肥施的过多,或多年连续使用化肥造成的,在土壤含盐量超过0.20%的情况下,新根的生长就受到抑制,超过0.3%时,根系就受毒害。由此,根的生长吸收受到限制,地上部开始出现各种元素的综合缺乏症。随后出现盐害、枯梢、焦叶。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栽果树,应选用耐盐力较强的树种,采用地膜覆盖或滴灌,树盘覆草,可减轻盐害。土壤的水、肥、气、热、PH值、微生物、含盐量等这些因素,对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只有各种因素同时具备又适宜,才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果园土壤改良,施肥和水分调解等,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十分注意它们的同步效应。可事实上,有些大的环境很难改变,如气候、盐碱地,只能努力去适应这些条件,象红富士苹果虽好,但我们北方不宜栽,盐碱地栽果树也收效不大。在大的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各种因素也经常处在矛盾状态,当温度低,即便水分、养分、透气性都适宜,根也不能生长。当水分过量,通气性就变劣,抑制根的呼吸,削弱吸肥吸水能力。甚至引起土壤还原性物质积累,致果树受害。当土壤缺水,即便土壤养分再充足,透气性再好,温度再适宜,根系也难以吸收利用。如此等等,可以说一线牵动,涉及四面八方,切不可片面强调某一项措施,而使其它条件恶化,引起连锁反应,产生致害的副作用。可是在实际生产中,全面、准确合理地做好,保证各条件都适宜,不容易做到,那么,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下力气解决,而也应同时注意到其它次要矛盾。应注意的是主要矛盾的措施不能做过头。其实这也是个管理水平的问题,要想做得好,要对其中的道理有所认识,只有如此。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分析问题全面,采取措施合理。
(二)根系的分布规律与改良土壤
      从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调查试验中观察到,粘土地的果园,根系集中分布层一般
在地表下15-35厘米的范围内。沙壤土根系集中分布层一般在20-40厘米的区域内,山坡地或土质较差的地、扩穴后栽的果树,根系集中分布层,随穴的大小分布在穴内。
为什么果树根系会出现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呢?这是根系生长与土壤环境相适应的因素有关,其土壤条件越适宜,越稳定的地方。根系集中分布层实际上是土壤环境中的生态(水、肥、气温等)最适层。所以,创造和扩大生态最适层是果园土壤改良和土壤管理的基本任务。土壤中的水分状况越向下层越稳定,温度状况也是如此,但土壤的透气性则相反,越向下层越差,这样土壤中的好气性微生物活动也受到影响,因此,被释放出的养分也减少。根系向下扩展因透气性而减少。
    深翻熟化下层土壤可使根系分布层向下扩展。尤其是土质较粘的土壤。增施有机肥以便使下层有更多的孔隙改善其透气性。在沙质土壤中,则着重改良下层的沙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均匀掺加粘土和有机肥最好。地下水位高的果园,应重视排水,山地果园土壤下层岩石或沙石多的,必须扩穴换土。
    根系分布在土壤中,但并不是从地表就开始,而是从地表下10-15厘米处才大量生根,为什么靠近地表的活土中根量较少呢,是因为这一部位的土壤,虽然透气性好,有效态的养分也富集,但春天易于旱,夏季土温太高,一年四季水分与温度条件很不稳定,影响根的生长和存活。地表这一层实际上是生态不稳定层。如何把这一不稳定层改造成为水、肥、气、温度条件较稳定的土层,也是扩大根系分布层的一重要途径,对果树生产将产生重要作用,以往多注重了深翻热化向下扩大,而程度不同地忽视了向上扩大。经过科研和人们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地膜覆盖和树盘覆草两种方法,可使土壤表层变成水、肥、气温较稳定适宜的土层。使根系部分向上扩大,在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1)地膜覆盖:
    需要用比地膜厚一点的农膜较好,只覆盖树盘,没有树盘应先做出树盘,大小应于树冠相当,盖膜前要浇一次水,施用适量的化肥,最好是尿素,每株树根据树的大小施用量在0.5-2斤。然后将地膜盖上。四周用土封严。覆膜后一般就不用再浇水,也不用耕锄,膜下长出的草也不必锄掉,因膜下的草不结籽,两年后就不再长草了,当原有的地膜老化后可再覆盖新膜。
    在较瘠薄干旱的山地果园,旱季为了便于施肥灌水,可实行穴贮肥水结合地膜覆盖的办法,具体方法:根据树的大小,在树盘中挖深4卜60厘米,直径40厘米,或长40-50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穴将优质有机肥约50公斤与穴土充分拌合,填人穴中,最好在穴的中间加一把草,然后浇水,再覆盖农膜,在穴上农膜中戳一小洞,平时用土封严,追肥浇水时,扒开土灌人少量肥水,水渗入穴中再封严,这种方法省肥省水,增产效果很大,施肥穴每隔1-2年改动一次位置。
. 经实践后总结:农膜覆盖,大大减少了地面蒸发和水分消耗,膜下土壤湿润,全年相对较稳定,冬季表层土壤温度得以改善,早春地温上升快,新根发生早,有利于水分,养分及时吸收供给地上部萌芽,开花抽枝展叶所需;夏季膜下水汽凝聚,形成类似反光膜,反射强光,土温也不高,不至于抑制根系活动;由于覆膜后,水分、温度条件改善,透气性良好,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释放出来的有效养分较多,这一切都为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创造了更适宜的条件。此外,农膜覆盖节省了耕地除草用工。在覆盖农膜的前提下,再结合穴贮肥水,进一步创造了一个水分充足,养分富集,透气良好的局部环境,穴的周围新根密集,活动旺盛。基本上满足了地上部梢叶花果生长的需要,由于穴贮肥水,肥水使用经济,在干旱瘠薄的果园施用十分有价值。
(2)树盘覆草
    覆草除兼有农膜覆盖保水防旱,冬季增温,夏季降温,改善透气性,增加微生物活动和增有效养分等作用外,由于草下无光,杂草不再生长,而且覆盖的草烂后,表土有机质增多,土壤结构明显改善,果实生长健壮,产量倍增,生产上对比,比农膜覆盖效果更好。树盘覆草的具体方法,先整出树盘,然后将细碎的已腐熟的草(草秸、麦糖、山野
杂草、落叶、锯屑等)覆盖上,初盖时最少要15厘米厚,长草应轧成5厘米左右,然后轻轻压实,为防风吹可在草上压点石块或土,但不可全部覆盖,以免影响透气,由于覆草腐烂分解靠微生物活动,微生物初始繁殖要利用氮素,草中碳多氮少,必然要使土壤中暂时脱氮,因此,最好在覆草前先施些氮素化肥并浇水。有人会认为覆草后会加剧虫害,可实际上覆草后不少害虫栖息草中,防虫时注意往草上喷药,起到集中清杀效果,反而减轻了病虫危害。树盘覆草后追肥可直接撒在草上,然后浇水,最好是在下雨前撒在草上,趁雨化开冲下,覆草后切忌再将草扒开。每隔1-2年,可再覆加一层草。最好先切碎后堆放,等初步腐熟后再用。
    不论是农膜覆盖还是覆草,只有在深翻熟化,改良土壤的前提下,才有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在未经深翻熟化的果园里,应在农膜覆盖或覆草的同时,逐年扩穴改良土壤,随扩随盖,促使根系集中分布向下向上同时扩展。
(3)、增施有机肥与合理追肥
    有机肥一般指圈肥、牛马粪、兔粪与鸡粪等,这些有机肥中,营养元素较完全,不仅含有氮、磷、钾、硫、钙、镁、铁、锰、硼、锌、铜等。还含有糖、柠檬酸等大分子有机物质,果树施用有机肥后,它不仅可以基本满足果树对各种养分的需要,还能改良土壤,增进地力,丰产优质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在2%以上。不良土壤有机质在1%以下,干旱便成硬土团,遇透水而成沙浆或泥,这样的不良土壤,有水时无气,无水就干,养分贫乏。土壤是有结构的,它可分为块状、片状、柱状、棱状、团粒等结构。其中团粒结构是农业上最理想的土壤,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矛盾。这是因为在团粒内部的毛细管孔隙可保持水分,而团粒之间非毛细管孔隙则充满空气,有机质在这里经微生物的分解,很快地转化成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其水分比较稳定,水的比热大,土温就相对稳定,这就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好的条件。
团粒结构的形成主要靠腐殖质,而腐殖质是由有机质和有机肥分解产生的,因此,为了形成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只有靠大量增施有机质和有机肥。在有机肥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基肥最好采用集中穴施的方法,就是在树冠周围开深50厘米,直径50厘米左右的穴,数量以肥的多少而定,肥多可多挖几个,然后按土、肥3:1的比例充分拌合,填人穴中后浇水,施肥穴应每年轮换位置。由于穴内土壤相当肥沃,根系密度大,功能强,虽然肥区小,但对地上部的需要保证程度较大,经研究表明,果树根系只要有四分之一处在最适条件下,就可获得产量四分之三的肥水供给,局部集中穴施肥,尤其在肥水少的情况下是最经济有效的。
    基肥最好在落叶前施用,秋施基肥恰值新根生长期间,有利于促进新根生长和吸收,促发新根增多,又可增加吸收能力,可提高果树越冬的抗性,越冬后开春时再吸收利用,更早地供应春季生长需要,山地、旱地、在两季施基肥,只要注意不伤根,效果快,结果多,比春施肥效果好。
    从果树对养分的吸收规律看,施人土壤中的氮肥被根系吸收后,被送到地上部,首先供应给生长中心,就是哪个部位生长旺、就供给哪个部位,余留的再依势、依次分配利用。因此,一年中树正旺长的时候,追肥多进入旺长部位,也进一步地促进旺长。而新梢停长后,旺长部位的中心优势减弱或消失。与旺长时追肥相比,停长期追肥对树冠中下部弱势部分(短枝等)辅养作用相对大些,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因此,在果树追肥时,应注意。生长势弱的树,为了加强枝叶生长,应在新梢生长期及时追肥,一般在萌芽前,新梢的初长期,分次追施,追肥结合灌水,通过肥水的共同作用,促进新梢生长,使弱树转强。生长旺,而花少,或徒长不结果的树,为了缓和枝叶过旺生长,促进短枝分化花芽,应避开旺长期,在新梢停长后迫肥,也可在新梢旺长期以新梢为主喷施B9、缩节胺,多效锉等植物生长延缓剂。B9控制在 1500--2000PPM,(缩节胺)500--800PPM,多效300ppm,喷施延缓剂后,追肥可在旺长期进行。迫肥除根施外,根外追肥也效果很好,根外追肥不仅具有应急和辅助土壤施肥,节省用量等作用,在促进成花结果上效果也比较明显,对旺树进行根外追肥也可以收到早成花早结果的效益。这是因为,同是氮肥,土壤施用后由根系吸收,在树体内部运行机制的作用下,首先集中供给生长旺盛部分,在树冠各个部分分配不均衡,根处追肥时进入树体的氮素是均衡的,其喷到哪里,哪里可直接吸收。 .
弱树在生长期进行根外追肥,也有恢复树势的效果。但根本的措施还是从深翻、增施有机肥、保水、控制开花结果,促进新根生长为本。
    早春开花,新叶初展期,进行根外追肥,每七天追一次,在苹果、梨、葡萄等品种上都可见到提高座果率的效果,这是因为,早春萌芽、开花、抽梢、展叶需要较多氮素,这时新根生长刚开始,吸收力还弱,根外补充氮肥可及时补充树体的发育需要。
叶面喷施的配方:称尿素5两, 二铵3两,硫酸钾2两 ,之后混匀,每喷雾器(容量28--30斤)内加入此混合也肥1.5两。,
    水在果树生长过程中的作用与合理用水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的依赖性是很大的,经测定,新梢中的水分含量在60%以上,树干中的水分含量50%左右,根系中60%以上,果实中水份含量80--90%以上,水是果树组成的重要成分。
    对植物生理的研究分析,水分维持着果树细胞的膨压,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果树体内一切化学变化都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水是果树产量形成的基础,维持着果树的蒸腾作用,保证气孔开、张和C02进入,调节果树体温。
    土壤中的养分只有溶于水后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可以说无水无肥效。可以说明,水在果树生长的各过程中是不可少的,合理用水,是果树丰产的重要保证。
    合理用水这里关系到两个概念,其一是缺水时要及时给水,其二是给水要适度,水多时要排水。在整个生长期内,果树都需水,但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是不一样的,所谓合理用水,就是清楚不同果树,及不同品种的需水规律,恰到好处地准确用水,这不但是节约用水经济合算,也是合理用水的根本所在,象苹果、梨、桃、山楂、杏、葡萄等新梢加速生长期需水量最多,称为需水临界期,缺水则抑制新梢生长。春季发芽前供水不足,常造成发芽延迟。出芽不整齐,影响芽的质量,花期干旱,引起落花;大气温度低,会缩短花期,影响授粉授精,降低座果率,夏季干旱会引起日烧,严重时会引起早期落叶,秋季干旱,叶片早衰,光合功能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使贮藏营养水平降低,进而影响第二年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当土壤持水量达60--80%时,最适宜果树的营养生长。缺水、新梢生长缩小,果实生长受阻、果变小。水分充足,新梢生长过旺,积累的营养多用于新梢的建造,而使花芽形成受影响,常表现出树旺花少或徒长不结果,这一特性是果树生命过程的一竞争特征,按照栽培者的愿意,即生长旺盛又花多结果多。而果树自身无这种调解功能,栽培者用调解激素,可以调解到一定的理想水平,方法是当自然降水过多,引起果树快长时,可根据树势应用生长延缓剂叶面喷施。用B9,1500ppm-2000ppm,缩节胺500-800ppm,矮壮素500ppm都可收到一定的调解效果。水分过多时,土壤透气性受影响,根的呼吸受到抑制。土壤多水时间过长,氧气缺乏,引起根系死亡。
    合理用水应按果树的需水特性,做到因园、因树、因时制宜。树势不同,促控目的不同,灌水时期上要有区别,旺长无花时,应当控水,多花弱树,花期灌水,可适当加强新梢生长但不会引起旺长,花少树旺,花期灌水,容易引起梢叶旺长,争夺养分,加剧落果。浇水的方法,应以发挥水的作用而不引起相反的结果为标准。如:沙性土壤,保肥力差,大水漫灌会造成肥料淋溶损失,以小水勤用,水量达到根系分布层而不渗漏为度,粘土性土壤,灌水过多,土壤透气性恶化,由于会造成根系缺氧,而影响吸肥吸水。滴灌是最省水副作用又最少的浇水方法。但是一次性投人大,也可以搞土法滴灌在每株树上可挂2-3个塑料袋,在塑料袋的下面打个小孔或连上管,这样效果也较好。

 
                                     外用植物生长调解剂对果树的影响

    激素在果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近些年来人们研究的越来越深人,有关激素物质也越来越多,在生产中应用都取得了好的效果,它可使果树栽培者,更自由的去控制其生长发育,外用植物生长调解剂对果树的作用,虽然直观效果好,但其中的作用原理,并非一时为人们所掌握,这种作用基础,并不象整形修剪那样可直观看到,需要认识,理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是必需的,这样,才能灵活的运用好。用到恰到好处。当然,这是一篇较长的道理,这里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后,就会感到,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在时间上是非常精确的,而且顺序严格。果树在春季萌发,由于温度的升高,生长加快,到了一定的季节就开花,并进行花芽分化,开花后果实和种子生长,之后果实成熟,在冬季快要到来时进入休眠。所有这一系列的生命过程,发芽、生长、开花、花芽分化结果,衰老和休眠是按顺序在一定季节发生,年复一年,具有极高的精确性。
发育不仅在时间上是精确的;同时在空间上也是相关和协调的,相互巧妙配合,叶原基的发生常伴随着近茎组织中维管束的分化,授精后的胚的生长伴随着胚珠周围组织的生长,在种子萌发时,某些组织群体为胚提供营养,果实成熟时才着色,并且成熟度越高,着色越浓等等。
    时间上的精确性和顺序性,空间上的相关协调,这是植物发育的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说明,在植物体内必定有某种调节和控制系统在起作用。这个内在的调节系统是完善的,自然调节的,同时又可接受外界条件刺激的信号,将其转化为内部的调解过程,对这个调节控制系统的了解,必定会使人类更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志来控制植物的发育程。
现在人们将一个玉米花粉经培养,长出植株。大豆叶片经组培,再生了大豆植株。一个体细胞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可再生为一株完整的植株这个事实表明,每一个细胞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有机体的全部基因,而存在于细胞中的每一个基因都有表达出来的潜力,但是,并不是植物体中每个细胞中的每个基因都同时表达。在某一时间,只有一小部分被表达出来。在适当时间,有些基因开放,有些关闭,在时间的进程中,按一定顺序开或关,就组成了发育过程,奏出了生命之歌。
    为使发育过程严格,精确地按顺序进行,必须要求在正确的时间里,在正确的细胞中,有正确的基因被表达出来,那么,就必须有某种机制来控制基因的表达。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植物激素在调节控制基因的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作用基理的研究上初步确定了激素在三个水平上调解基因的表达。①转录水平的控制②翻译水平的控制③酶水平的控制,这三个水平的控制不是相互排斥的、酶可能位于膜上,对膜的影响可能影响酶的活性等等。
    外界环境对发育过程的影响,激素在这里起着一种"传感器"的作用,环境条件的信号可能引起内源激素流的改变,如夏季的长日照条件下有赤霉素形成,从而促进了生长过程,而短日条件有利于脱落酸的合成,使生长停止,植物进入休眠。
    对植物发育过程的实质,基因的表达和激素水平调控作用的了解,对用好植物生长调解剂十分重要。其实,果树的发育过程,是在细胞内事先编排好的,所以才能通过单细胞培养,或叶片等组织培养才能发生完整的植株。因此说,应用激素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决定于植物本身而不决定于激素,所以说,你如果将激素用于机器上,机器并不能开花,结果。那么,同一激素在不同时期或对不同种的应用,由于细胞内的程序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在实践应用上看也是如此,用生长调群剂诱导果树实生苗开花,只有果树通过幼年期以后,才有可能。再者,花后用乙稀利,有疏果和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在北方7月中旬以后使用,则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所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解剂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在对植物的发育过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定关键时期,去启动在植物体内一个事先编排好的程序。其次,植物各发育过程为体内不同激素所调解。应用植物生长调解剂是通过改变植物体内某一种或各种激素的水平,或通过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变植物体内激素的平衡,从而调解了发育过程。因此,应用单一的植物生长调解剂常常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必须应用几种或多种调解剂且每种调解剂的量要恰到好处或相继用,或同时用,总之,须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次序,正确的用量来使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各发育过程如何受内源激素的调控,然后才能谈到正确应用外源生长调解剂。去改变内源激素系统,达到调解植物发育过程的目的。


 

热 线:13691139438 13001204486 网名: 域名:xlc.cn 联系昕龙春 主业经历 (1963-2017

通 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4号1楼(中关村科技发展大厦院东) 100081 联系人: 马女士

在 线:QQ:651130414 E:xlc786@126.com 自然循环生命品质与品牌创意网络工作室(版权所有)

关联总部: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配楼) 北京丰台西四环南路52号

北京西城区德外大街36号A楼(中国建设科技集团) 北京丰台区洋桥70号(东北角国际培训楼)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中建大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内)

北京市朝阳区小黄庄路9号院(中国建筑科研院南院白楼) 北京市海淀区恒润国际大厦1807室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化工大学院内)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甲1号(原建工七建)

北京市海淀百万庄大院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建筑分会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内

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院临街楼 西城右安门内大街75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滑模工程分会)

各地部分连接: 昕龙春的BLOG  江苏昕龙春   天津昕龙春     昕龙春阿里巴巴

自然循环生命品质绿色消费精品专家网 www.xlc.cn 一级站第一次上线时间:200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