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费用和经济效益的分析 www.xlc.cn 昕龙春 来源 中华公路机械网 2007-9-21
昕龙春XLC最新绿色链接推荐
吉尼斯Guinness记录吗?适用百姓的生态生物实用技术研究:网络记实连续公开演示第1例!
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已逐渐被接受。能否迅速发展还要分析绿色建筑需要额外增加投资多少和投资的回报。国内这项工作刚起步,缺乏工程实践的资料和数据分析。现借鉴国外的资料作些分析研究。
一. 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或称为“可持续”建筑,在使用关键资源上如能源、水、材料和土地等比较常规建筑更为有效。并尽量多采用自然光,保持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去改善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从而减少用于健康的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在这一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建筑标准不同。以能源为例,发达国家普遍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的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性能好的多层窗。而我国的单位能耗,外墙为发达国家的4~5倍,屋顶为2.5~5.5倍,外窗为1.5~2.2倍,门窗气密性为3~6倍。(2)管理方面,在我国投资者与使用者和管理者三方面分离。投资者重视建筑面积,轻使用功能。
二. 绿色建筑需要增加多少额外的费用?
同一建筑物与常规的设计作比较,绿色建筑平均增加额外的费用不到投资的2%,约为每平方英尺3美元到5美元。费用增加的原因是:1.增加建筑设计和工程的时间;2.建模费用;3.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集成在工程项目中,实践需要时间。
美国马萨诸塞州对60个建筑物调查统计显示:在办公楼和学校的建筑中,根据能源与环境设计等级系统(LEED)的不同等级,平均花费在绿色上的额外费用为:证书级0.66%;银质级2.11%;金质级1.82%;白金级6.50%。
从北京试点来看:节能30%时,额外增加投资4%~7%;节能50%时,额外增加投资—7%~12%。额外投资回收期为3~7年。
三. 绿色建筑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包括:节省能源和水,减少废物,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使居住者感到舒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职工的健康费用,降低运行费用和维护费用等。这些效益中节省能源,水和废物处理是可以定量预测的。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率是定性的,较难用定量表示。一般分析绿色建筑的额外投入大概是项目投资的2%,而在建筑物生命周期内(以20年计算)收益将超过投资的十倍。
美国能源资金会资料如下:
绿色建筑每平方英尺经济利益
分类 总计20年每平方英尺的纯利 节省能源 5.80 减少散发 1.20 节省水 0.5 操作和维护费用节省 8.50 生产力和健康价值 36.90~55.30 合计 52.90~71.30 绿色建筑平均每平方英尺的额外费用 3.00~5.00 总计20年每平方英尺的纯利 49.90~66.30 这些资料说明绿色建筑提供了潜在的有希望的方法来面对电价的增长和水资源的短缺。
四. 如何开展绿色建筑工作。
开展绿色建筑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因素和特点:
1. 整体性:
(1) 开展绿色建筑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市政管理和工程建设;
(2) 受项目预算,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建筑功能要求等多种因素要求影响;
(3) 开展绿色建筑需要建筑设计,承包商,开发商和使用者广泛协作,同时也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协作;
(4) 要进行系统设计,以能源利用为例既要考虑优化能源,提高能源的效率,又要考虑能源管理还要尽量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如一处去除废热,另一处安装热水器,系统设计可以利用废热来加热水。
2. 为开发商,承包商,工程项目队伍和消费者提供绿色建筑方面的教育。
(1) 认清绿色在建筑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2) 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好处的认识和识别绿色建筑的能力;
(3) 转变建筑市场的观念,作到优质优价。
3. 建立可测量的通用标准,把建筑智能化作为实现绿色建筑的方法和手段。
4. 在设计前期,就有意识的使整个项目按照绿色建筑的原则,方法去完成建筑全过程。
5. 积极开展项目评估。绿色建筑项目评估实质上是促进,引导,教育和实施的过程。具体内容有:
(1) 准备阶段,对项目的开发商和设计人员做绿色建筑的原则策略教育;
(2) 设立项目的绿色目标,列出内容,便于检查;
(3) 组织促进绿色设计;
(4) 项目进行中间对绿色目标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5) 项目完成后,选择标准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工作一般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来做。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客户可能要求单一介入,如目标设立,教育会,远距离文件服务,评估标准咨询,特殊项目的研究和正在进行的项目中遗漏的问题等,客户可以选择你最需要的内容。
千古峨眉--雪芽(峨眉有机茶)
2006-08-26 14:34:54 战神白起 www.xlc.cn 网载(编辑)
中国茶叶,始发于神农,闻达于鲁周公,兴之于隋唐,盛之于两宋。 位于四川盆周西南缘的峨眉山是世界茶叶和中国茶叶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自盘古开天以来,峨眉山景区存在着一大群为人知的奇特气象物候现象——从峨眉山西向小凉山的百峦叠翠的有限区域内,雾淞、雨淞、雪霁四季轮置,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万物竟天,5000余种野生植物和3000多种野生动物构成峨眉生态链,这便是在气象物候学上闻名国内外的“华西雨屏”现象! 峨眉雪芽,百年野生古茶
生存在峨眉山景区的生态茶丛及不同群落的野生古茶,便在这一诡异变幻的气候中酝酿氤氲,暗香浮游——每逢农历三月,冬雪未融,位于峨眉山海拔800—1500米冬雪覆盖的茶园和野生古茶群落,其新生茶萼在昼夜温差悬殊的作用下,且合且开,绽露出翡翠般的新芽,构成“嘉木开琼花,三月采雪芽”罕见的自然奇观。这便是始发于楚昭,闻之于汉晋,兴乎于隋唐,盛名于两宋的皇室贡茶“峨眉雪芽”。
数千年前,寻迹峨眉山结茅为庐的高古隐士、中国原创道教弟子及原住民,在遍布琼花瑶草的峨眉山中选择了野生古茶作为养生饮品,进而被道、佛两门纳入修为课业,公推其具有提神醒脑、明目清心、驱邪火益心脾之功效。其芳名幽溢于山谷,其名声流布京华。唐代中国茶圣陆羽将其著录入《茶经》,大方学者李肇在其《唐国补史》中录有其名。其暗香穿越千年时空,其天生丽质的品相空灵飘逸,勾连唐宋明清诸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之泼墨吟诗,有苏东坡为之造壶煎情,更有南宋第一大诗人陆游誉颂“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之佳句遗风千古……
峨眉山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元祝在峨眉山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冯庆川、峨眉山商贸公司、金顶广告公司经理的陪同下视察峨眉雪芽基地。
今天,当我们捧盏“峨眉雪芽”,凝眸于杯中冉冉而生的丝丝青黛般的氤氲,陶然于其直入心脾沁人暗香,不能不崇尚向往它故园的那片净土…… 而今,“峨眉雪芽”这一千古品牌,已成为在深圳上市的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新产业化项目。在“峨眉雪芽”贡茶系列产品跻身“第四届中国市场品牌用户满意度调查活动”期间,我们同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元祝先生抵膝而谈,进而对“峨眉雪芽”这一千年品牌有了一个全新视觉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一、记 者:董事长先生,我们实地参观了“峨眉雪芽”原茶的生态环境,品尝了今年新焙的“峨眉雪芽”,其色、香、味、型的确出类拨萃,请您详细谈谈“峨眉雪芽”的生态情况好吗? 马元祝:好的。据文献记载和近代植物科学考察研究定论,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的茶叶,其物种起源距今已有5000—7000万年的历史。四川是世界茶叶和中国茶叶的发源地,这是历史公认的。峨眉山景区刚好处于世界野生古茶生长的中心地带,这也是世界和历史公认的。 就生态而言,在国内外诸多著名风景区中,峨眉山景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独特的,在方圆1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全山的气候与物候特征非常明显,海拔1500米以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加上景区的地形地貌呈喀斯特形态和雨量充沛,构成了气象学上著名的“华西雨屏”现象,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现象。 在这种特殊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峨眉山独特的生态环境,遍山琼花瑶草,嘉木颀秀,植被资源非常丰富,景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多达5000余种,生物链结构与生态形态的极富内涵的资源配置,为“峨眉雪芽”原茶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 晓知茶理的人都知道,茶树在诸般植物中,是一种灵物,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嘉木”,把它视为“万木之首”,茶树的光合作用和吸纳作用非常独特。远古就根植于峨眉山的野生古茶群落和后经人工引种的生态茶园,完全生长万木峥嵘和琼花瑶草之中,可谓是上承日月星辰之精华,海纳山石草木之灵气。峨眉山充沛的雨量,富含天然有机的肥沃土壤,远离凡尘和隔绝现代工业污染和辐射的优秀生态环境,使“峨眉雪芽”原茶的生长,完全显身在一片净土之内。 我们对“峨眉雪芽”原茶作过物化对比实验,“峨眉雪芽”原茶的氨基酸含量远远倍于丘坝的茶叶。 记 者:“峨眉雪芽”原茶在品质上有什么显著的特征?这种特征同生态的关联怎么样? 马元祝:您的这个话题说到点子上了。对万千植物的品质,生态是关键。对“峨眉雪芽”的特征,最早称奇的历史文献是中国唐代的史志学者李善所著的《昭明文选注》,其详细记载的内容是:“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现为峨眉山万年寺)后绝顶产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不知地气所钟,何以互更。” 1200年前,古人就发现了“峨眉雪芽”原茶的生态特征,其“二年白一年绿”则指出了“峨眉雪芽”原茶因气候环境的变幻所呈现出来的奇特品相。 “峨眉雪芽”的迥于中国其它名茶的特征是“雪中采茶”,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上苍赐予“峨眉雪芽”采摘焙制过程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可谓独一无二。 记 者:(愕然)雪中采茶?不会是神话吧! 马元祝:(笑了)绝对不是什么神话,顾名思义,而“峨眉雪芽”这个名称,在1300年前的隋唐五代就有了。至今“雪中采茶”这道风景年年如新。每逢农历三月,山下大地回春,鹅黄飞绿,而在峨眉山海拔1200米以上仍然冬雪尚未融尽,位于雪线一带的高山茶园和野生古茶新生茶萼,在春寒峭料的昼夜温差县殊的作用下,且合且开,绽出新芽,于是远古的先民便把彼时采摘焙制的新茶取名为“峨眉雪茗”或“峨眉雪芽”。这就是“峨眉雪芽”名称名符其实的来历,也是这个品牌的实名之出处! 二、记 者:马董事长,我们参观了“峨眉雪芽”的文博苑和专卖场,在文博苑有个雅称叫“放翁斋”,里面提到了“峨眉雪芽”同历代文人墨客广结善缘,还特别提到了南宋大诗人陆游。 马元祝:是的,“峨眉雪芽”这个品牌,早在中国隋唐时期,名气就非常响亮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要佳出琴棋书画,皆少不了一酒二茶这两大尤物。 从中国唐代至明宋清代,不少著名的诗人和著名的诗僧,都对“峨眉雪芽”称颂不已。中国茶文化中的创造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作茶诗的大诗人。 南宋大诗人陆游对“峨眉雪芽”这一唐代就列入皇室贡茶的茶族珍品,情有独钟,推崇备至。据史料记载,公元1170年,时年45岁的陆游入蜀知嘉州,经常游历峨眉山中,十分喜爱和品饮“峨眉雪芽”。相传陆游是唐代中国茶圣陆羽的后人,对名茶香茗的品饮与鉴赏有独特的见地,他也自诩是“江南老桑苧”。后来,陆游离川做过福建、江苏提举常平盐茶公事。经管两省的盐业和茶业。南宋淳熙十六年,陆游奉诏入京临安(今杭州市)任礼部郎中,一日,以“峨眉雪芽”招待同僚,品茗快乐之时,铺开书房四宝,将其“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译文:品饮了新焙的峨眉雪芽,清醇鲜爽的滋味太绝妙了,一点也不逊色于贡茶“顾渚春”啊!)之颂茶佳句录示众人,满庭生香。在陆游看来,这来自于峨眉山的“峨眉雪芽”,其天生丽质的品相不亚于时为贡茶的“顾渚春”。至此,“峨眉雪芽”更是芳名远播。 记者:“峨眉雪芽”的品质特征同其他类型的茶叶有什么区别? 马元祝:一是生态,二是人文历史丰厚,三是茶品功利。 前面,我提到过,峨眉山风景区内有一种著名气象物候学现象,叫“华西雨屏”。专家们常年测定,其雨淞、雾淞、雪霁三大特异的气候互相轮置,比如雨淞现象,每年达140多天,其形态在峨眉山中景区的洪椿坪一线最明显,山林碧洗,雨淞如银针矢雨而不湿衣。有人用“雨霁空濛”四个字来形容;雾淞现象更明显,峨眉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千嶂百峦,常年山霭冉冉,云雾缭绕。如此隔绝凡尘,隔绝现代工业污染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峨眉山茶,其生态品质绝对是第一流的。 第二,“峨眉雪芽”人文历史悠久,千年盛名,这是因为它天生丽质的茶理与茶品功利所确定的。“峨眉雪芽”在隋唐五代就有其名,山中的道、佛两门将其纳入修为课业,公推其有提神醒脑、明目清心,驱邪火益心脾的功效。 第三,“峨眉雪芽”无论是品饮还是鉴赏,独特的色、香、味、型都具有空灵飘逸、爽心悦目的观赏价值和益人心脾的茶品功利。 堪称世界一流的优秀生态,近两千年积淀的厚重的人文历史,颇益身心的茶理品质,是“峨眉雪芽”贡茶的品质和品相特征。 峨眉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部分,是一个精典的孤本,峨眉山在中国诸大名山大川和国家级风景区中,唯一拥有道、释、儒三味文化互相参融,互相并存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峨眉山文化中的茶文化,完全浸润了道、释、儒三味文化,它的原茶生态,它的采摘焙制工艺,它的品饮之法与盛器,完全国学化了,诗意化了。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峨眉雪芽”的生态历史、人文历史的传承与贯通性都是很独特的。 三、记 者:董事长,据我们了解,贵公司和峨眉山景区把“峨眉雪芽”贡茶项目已经列入重点项目,实施产业化运作,那么,这个项目的意义有哪些,是否看作是一种纯商业行为。 马元祝:问题不是这样简单化。我想作为我个人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层,我们对做大做强“峨眉雪芽”贡茶这个千年品牌,在项目的投资和运作包括管理上,是有明确的思路和方向的。从这个品牌的投资意义上讲,有多个层面的现实意义: (一)、“峨眉雪芽”贡茶项目是景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的一大举措。由于历史原因,峨眉山景区还有近1.7万农民,自1999年全面实施停耕还林以来,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民还不富裕,但又有丰富的原生态茶资源,现存1万多亩“峨眉雪芽”原生态茶园和不同群落的野生古茶。为了推动景区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景区农民收入水平,峨眉山景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景区农民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天麻等种植、加工,形成了茶叶、天麻、雪魔芋、雪笋,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和香蜡制品六大产业链。茶叶作为其中的重要产业之一,景区和公司做大做强“峨眉雪芽”贡茶项目,对促进景区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上讲,这么优秀的一个品牌,应该奉献给人类社会来分享。天下峨眉是世界的和全人类的,“峨眉雪芽”是天生丽质的养生饮品,人人都可以享用它。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上讲,我们公司把这个项目视之为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绩优项目,通过三五年的拼打和创新,使之形成公司具备独立的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项目,是公司一个颇具前景的新经济增长项目,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创造性和市场经济双赢效益的前瞻性。 四、记 者:董事长,对这个项目,公司的规划、运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有哪些内容? 马元祝:对于“峨眉雪芽”贡茶项目,在生态资源的保护上,我们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思路和工作举措是:指导景区农民和茶农响应当年邓小平同志的号召,“植树造林,绿化风景”。20多年来,我们完成了近19000亩停耕还林面积,真正让峨眉山山青水秀起来,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秀甲天下第一山。停耕还林后一万多亩生态茶园和大量的野生古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对这些原茶的种植和管理上,杜绝使用药物,坚持利用天然肥料和农家有机肥料培固本质,使其原茶的生长态势完全自然生态化。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峨眉山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我们从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上,用全新的视觉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论证这绩优项目,形成了长远的投资开发计划。着手编制这个项目的生态保护及原茶资源保护、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国标标准、管理运作手册、产品传统工艺及文化包装、延伸产品的系列开发、产品营销宣传等都做详尽的一系列规划和计划。 尤其是在品牌的质量上,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把现代社会茶叶消费大众所关注的生态、健康、营养、怡情等作为产品质量的始终标准和标志,从原茶生态的生态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抓起,从传统的采摘、焙制、贮存、运输每一道工序设制标准化管理措施。让这个品牌的生产前端和消费终端,真正达到“质本洁来还洁去”,让全社会都能感受到“峨眉雪芽”贡茶是中国名茶茶族中的珍品和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