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正规回收缘何遭遇“劣币驱逐良币”尴尬
新华网青岛5月21日电(记者张旭东、罗博)近期有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报道让不少消费者对外出就餐感到几分后怕与担忧,而与此同时,一些以地沟油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的正规回收企业却屡屡遭遇“无米下锅”的窘境。
专家指出,地沟油只要不回流到餐桌,其全身都是宝。要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安全隐患问题除了要在源头治理和监管责任追究等方面下“猛药”外,还必须要堵疏结合,不断完善地沟油等废弃餐厨垃圾回收处理以及精加工的“出路”,最终实现变“废”为宝。
有市场无原料 正规回收企业“无米下锅” 青岛福瑞斯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可以利用地沟油和炸货油等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企业,总投资1.2亿元,预计年消耗30万吨餐厨垃圾。目前该公司年生产5万吨生物柴油的生产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但却因收购不到地沟油而苦恼。
“虽然我们当初申报项目的时候是以加工利用地沟油等废弃油脂为主,但现在‘无米下锅’,我们也不能一直等下去。企业要利润,工人要发工资,生产设备还有折旧费,我们只能将目标转向棕榈油或者皂角油了,目前正和供货商商量供货协定。”公司副总经理李磊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家企业是以地沟油、酸化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料,通过化学置换的方法,生产一种可替代柴油的液体燃料,前期在设备和技术调整完善阶段生产了少量生物柴油,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鉴定,性能达到国家0号柴油标准。
李磊说,目前1吨生物柴油市场价格是6200元,而1吨石化柴油7200多元。由于生物柴油不含二氧化硫更加环保,因此市场销售非常好,但关键是原料太少,目前只有几家较大的餐馆提供餐厨垃圾,远远不够生产之需。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低碳环保观念盛行的影响,青岛已先后出现多家致力于地沟油回收加工的再生能源企业,但能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利益作梗 正规回收不敌手工作坊 青岛作为山东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餐饮业发达,有上万家餐饮店铺,每天产生大量的餐厨垃圾和地沟油。这些地沟油没有进入正规的回收加工企业又流向了哪里?
李磊说,餐饮市场的地沟油回收和加工利用十分混乱,基本都被小商贩收走。原来是餐馆求着小商贩处理自家的餐厨垃圾,每年给他们几千元,让他们处理干净隔油池。现在餐馆知道地沟油能赚钱,也卖一些钱,但之后的去向他们并不过问。
一位地沟油加工作坊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小商贩收购到餐厨垃圾后,首先会除去饭渣等杂物,然后在大锅里高温烧,提炼出的油便是地沟油。这些地沟油除了被用作饲料添加剂、化学隔离剂和化学添加剂等外,也有一部分被加入脱色剂进行再加工,成为食用油,回流餐桌。
“即便是在饲料添加剂或化学添加剂中使用地沟油,也属于在原料使用上以次充好,是行业内严厉禁止的行为,但由于1吨地沟油能卖几千元左右,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小商贩自然铤而走险。”李磊说。
其实,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法规政策,明令禁止随意处理和排放地沟油等餐厨垃圾,要求进行集中回收,但因为部分餐饮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积极性不高,致使这些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执行。
济南市长期从事餐饮行业的耿为民介绍说,一家大型宾馆如果把餐饮垃圾交给环卫部门,每年要向环卫部门上交垃圾处理费近万元,但是卖给一些小商贩每年则可以收入上万元。此外,用地沟油勾兑食用油的卖价也远远高于卖给企业作化工原料,自然造成目前正规回收企业不敌手工作坊的现象。
堵疏结合 建立统一监管回收模式 一些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要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除了要制定餐厨垃圾强制统一收购的办法外,更重要的是鼓励企业以地沟油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变“废”为宝,只有用堵疏结合方式才能避免地沟油正规回收企业不再遭遇“劣币驱逐良币”尴尬。
山东省政协委员马华认为,对废弃油脂的管理涉及环保、卫生、农业、技术监督等多个部门,目前对废弃油脂的管理不够严格规范,对流向管理比较粗放,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测技术和监督措施,处罚手段有限,这是导致地沟油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研究简便可靠的油脂检测技术加大检查执法力度。
李磊说,由于地沟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的技术并不复杂,如果生物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增大,科学回收利用地沟油的企业数量就会增加,客观上也能起到规范地沟油市场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可以按用途规定燃料油中生物柴油的比例,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疏通地沟油精加工产品的出口。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姚建铭则表示,要对废弃油脂的收集、运输、处理实行特许经营,建立废弃油脂收集网络和废弃油脂流向登记制度,记录废弃油脂产生数量及流向,并对加工后的废弃油脂出售予以管理监督。“有关部门应将地沟油等餐厨垃圾的回收处理列入公益项目,同时通过技术转化尽量使其资源化,从而降低财政投入,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宏粮公司加工地沟油出口赚外汇 www.xlc.cn 昕龙春 来源: 嘉兴日报 2010-03-29 ■见习记者 陈建新
“我们公司生产的工业原料大部分都是销往国外的。”在对嘉善宏粮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保林进行采访时,记者听到他讲得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产品“销往国外”,在企业众多的嘉善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周保林言谈中自豪感十足的原因,在于他们企业生产时所采用的原材料:地沟油。
在嘉善宏粮油脂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从全县各大食堂、酒店、食品生产企业回收来的地沟油等废弃油料,经过该企业精馏分离工艺技术处理之后,“摇身一变”成了植物油酸、硬脂酸和沥青等工业原料。
是危险的废物?
地沟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劣质油的统称,多由餐饮行业产生。近年来,不少媒体对少数不法份子回收地沟油,加工后重新销售到市场上冒充普通食用油的不法行为进行了报道。健康专家也通过各种方式提醒人们,食用地沟油将会对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一时间,“地沟油”似乎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健康“危险品”的代名词。面对我县每年产生的大量地沟油,不少市民担心,如果不严格管理,这些“危险”的废物将通过不法分子之手重新回到市民的餐桌上,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市场经营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我县自2003年起加大对地沟油的管控力度。县环保局要求,全县各大酒店、食堂的废水排放口均需建造三格式处理池,以利于对地沟油进行集中收贮和统一管理。同时,我县要求各大饭店、食堂、食品加工企业等必须与地沟油定点回收企业签订定点回收协议,把生产中产生的地沟油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回收企业收购利用,从而防止地沟油通过不法商贩之手流入市场。
是错位的资源?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就餐人数、次数持续增长,我县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而每年我县由酒店、食堂和食品企业产生的地沟油约达700吨。这些地沟油在普通人眼中是废物、是“危险品”,到了周保林这里,却成了“宝贵”的生产原材料。
“地沟油是一种放错位置的资源。”周保林说。在他们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从全县各大企业、学校的食堂等地统一收集来的地沟油,通过油脂水解、甜水回收、废水处理、脂肪酸分离等一道道特殊工序的处理,最终被转化为植物油酸、硬脂酸、沥青等工业原料,并销售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嘉善宏粮油脂化工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嘉兴市五县(市)两区内唯一一家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以地沟油、废弃油料等为原料,生产工业油酸、硬脂酸等产品的企业,同时,肩负起我县包括地沟油在内的废油定点回收工作。
回收利用还需更多支持
周保林告诉记者,作为地沟油定点回收企业,目前,公司已与县内84家酒店、大型食堂、食品生产企业等签订了地沟油回收协议,由他们公司组织专门人员定时定点上门回收地沟油。尽管如此,目前回收的地沟油仍不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所需。“我们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在2万吨左右,其中30%的产品是以地沟油为原料的。但在目前,我们能回收利用的地沟油,较之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需要,还相对偏少。”
对于地沟油回收数量不足的原因,周保林表示,虽然我县的大型酒店、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排污口三格式改造后,目前均能过滤并保留地沟油,但仍有不少小饭店和小摊贩没有这方面的设施。由他们产生的油污及废油等,基本都直接排放到了下水道或者污水管网中,无法进行回收利用。另外,也存在一部分无废油回收资质、无废油处理能力、无经营执照的社会人员,通过不法手段偷捞地沟油,对正常的废油回收利用工作造成冲击。
“下一步,我们计划增加废油回收点,在各个乡镇上也设立相应回收点,扩大地沟油收集点的分布范围,并且加强对周边地区废油的回收利用工作。”周保林说。此外,他也表示,要想真正做好对废油的回收利用工作,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给予企业更多的引导与支持。
是什么,让中国人的生命变的如此之轻 www.xlc.cn 昕龙春 作者:dayyong 来自中华网社区
中国应该是世界上生命安全最得不到保障的国家之一吧。 非洲人是从肉体至精神瞬间的毁灭,而中国人,却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被诸如毒奶粉,地沟油,毒大米,毒餐盒,转基因食品的有毒物质默默侵害而死去。中国有句俗语,叫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而在为公众所知的由这些有毒物品造成的毒害,也甚少造成人员的死亡。砖家也仅仅说这有毒,具体多毒,却不详说。但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过去被毒害,正在也被毒害的中国人。你永远也不知道毒奶粉除了结石性早熟,还会不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毒害。你永远不知道,这地沟油是否里面潜藏着一种致癌物质,在以后的某个时段迅速的爆发。你也永远不知道,这被砖家亲睐的转基因食品,是否正在改变着吃它的人的基因,不仅危害自己,甚至使自己下一代在肚子里便成为怪胎,畸形儿。你更永远不知道,这么多的有毒物质,是否会发生不知晓的反应,造成一种过去从未有,现在不能被医治的疾病,如艾滋。毕竟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被人类完全透彻掌握的。与非洲人相比,中国人甚至更加可怜而可悲。人类最大的恐惧来至于未知。非洲人瞬间被毁灭,也就去了。而中国人,却必须在自己生命的未知中煎熬死去,也许在今天,也许就在明天。
我是极疑惑政府对中国人生命的态度的。昨天看了一则关于国资委处理佛塑集团生产毒餐盒的新闻。以企业股东的处理意见为主,国资委督促和跟进。而在国资委权威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期间,字里行间最关心的还是此事件对公司股东造成的利益损害。当然这是个个案,与佛塑集团本就被国资委控股有关。但地沟油的屡禁不止,毒奶粉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可以看出政府对此类犯罪事件是相当不作为的。总觉的政府在经济与人民生命的考量中,总是偏向于前者的,轻视后者。对于生命的轻视,在中国已不是第一次。在过去八年抗战的日子里,无数先烈毫不畏死的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把日本鬼子赶了出去。但他们是为了民族的大义,是为了全中国的未来。可现在,在一个用他们生命造就的现在,生命仍是如此的被轻视,被中国人自己。政府重视经济没错,但挣到的钱,终归还是要让中国人自己去花的。
如果中国的安全检查机关无论如何也不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我是有一招相当卖国的建议的。有一个事实,所有出口海外的海外的商品,都是极安全可靠的。不知诸位是否记得美国毒玩具事件与日本毒饺子事件,虽然里面有相当成分的政治因素。但从中可以看出国外对商品安全要求的严格,以及中国数十年来对外出口商品的安全。如此,如果我们进口自己国家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产品,生命安全从此是应该能够得到保障的。这建议卖国,但不是由这有毒的内销商品逼出来的么!
关于生命,我觉的不仅仅指人在这世上存活。闻一多先生有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见,在世上,是有等同于生命甚至高过于生命的。如自由,如尊严。中国人有自由吗?不好说。不过从网络屏蔽的关键字眼,人民对自己选择权的选择。应该还是稍有点不自由吧。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应该是没有尊严的.21世纪制造的新鲜词汇很好的证明了这点:房奴,车奴,孩奴。奴隶能有尊严吗!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各种行业的奴隶势必将越来越多。虽说这是政府所说的改革中的阵痛,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命,不应该仅仅承当这所谓中国伟大复兴的义务,应该还有着自由,尊严,享受幸福的生活的权利。而且与奴隶对应的奴隶主们,享受了这么多年的奴隶贡献的财富,不是更应该经历这阵痛,承担着责任吗。好在温总理曾说过要让人民更有尊严的活着,财富的再分配也将在下半年出台。这,应该有用吧?
孟子有句话: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这是中国老百姓无数年的坚定诉求。在新中国应该能够得到完整的实现吧。还记得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中国老百姓一直逃不了的魔咒。在新的中国也应该能够把它打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