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食品添加剂背后真相 www.xlc.cn 网载 来源:健康时报
“奶精”不含一滴奶 “肉丸”里有30种添加剂 果汁饮料“无果汁”
编者按:食品添加剂应当称得上是人类的“功臣”,它使吃饭从简单的充饥变成一种享受,食物的色、香、味、形、质等都因为它的出现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很多人有顾虑的是,食品添加剂虽然按照规定使用能确保安全性,但安全的一定就健康吗?国家对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如果一次同时摄取若干种会不会有隐患呢?曾认食品添加剂推销员的安部司撰写的《食品真相大揭密》一书将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本报先摘要刊发部分内容,供读者参考。本报“健康悦读”版近期将进行详细推介,敬请读者密切关注。
肉丸就是“丸子状的添加剂”
我原来是食品添加剂公司的首席推销员,经常帮各个食品加工厂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好卖的产品。比方说,我开发的一种肉丸。一个厂商采购了大量的肉碎,就是从牛骨头上剔下来的几乎不能称之为肉的那部分,黏糊糊的,水分多,根本没法吃,只能当宠物饲料。可是它非常便宜。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不能吃的肉碎变成能吃的东西。
首先,加进不能下蛋的鸡的肉馅,以增加分量。我们知道,养殖的鸡有蛋鸡和肉鸡。肉鸡主要是吃肉,而蛋鸡主要是吃它下的蛋。蛋鸡和肉鸡的肉差别就很大,价格也不一样。而且这里用的是已经不能再下蛋的鸡肉,价格就更便宜了。接着,加入大豆蛋白,以做出柔软的感觉。这种大豆蛋白又称作“人造肉”,还用来做便宜的汉堡。光这样还不行,因为没什么味儿。于是又加了大量的化学调味料。
为了使口感嫩滑,使用了猪油、加工淀粉;为了便于机器批量生产,使用了黏着剂、乳化剂等;为了使颜色好看,使用了着色剂;为了延长保质期,使用了防腐剂、PH调整剂;为了防止褪色,使用了抗氧化剂。这样,肉丸就做好了。整个过程使用了二三十种添加剂,可以说,它是“丸子状的添加剂”。产品上市后,立刻受到孩子和妈妈们的欢迎。
我使用的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而且完全遵照国家规定的剂量标准。但存在什么问题呢?就是国家对添加剂的检验结果只是基于单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得出的,如果一次同时摄取若干种添加剂会怎么样,“复合摄取”的研究依然是个盲点。也就是说,同时摄取很多种添加剂有无危险性、危险性的大小等,只能由将其吃进嘴里的消费者们来承受。
我为什么要站在这里讲这些事?因为,有一天,我亲眼见到我的女儿也在乐滋滋地吃我开发的这种肉丸。当我看到她吃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根本不希望我的孩子吃它们。我是知道添加剂的问题的,可我根本没从实际出发考虑过,一直忙着用添加剂开发各种食品。那一刻,我才认清我开发的食品,黏糊糊的废肉和几十种添加剂做出的肉丸,也是要被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吃进嘴里。我的心里充满了罪恶感。经过好好的反思,我辞去了食品添加剂推销员的工作。我要用我几十年“台前幕后”的经验,告诉大家一些食品的真相。
一百支注射器扎出的“火腿” 大家一定很奇怪:100千克猪肉怎么能做出130千克火腿?多出来的30千克是什么?就是用来增加分量的黏性材料。
要增加分量,花费不多、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加“水”。所以,食品界里有“注水火腿”这种说法。但是,如果直接把水加进去,肉就会变得稀烂。因此,要使用加热后会变硬的胶状物。用100多支注射器同时往猪肉里注入专门的肉用胶状液体,那场景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太让人吃惊了。
接下来便是滚揉,使注入猪肉的胶状液体均匀地扩散到肉的组织中去。注入的肉用胶状物的重量相当于肉总重量的20%~30%。滚揉后肉变得鼓鼓的,然后经过成形、加热等程序,最终变成市场上销售的火腿。在欣喜地将特价品放入购物篮里之前,请看看产品配料表,动脑子思考一下。本来火腿应该是由猪肉做成的,为什么会用到大豆蛋白、蛋清、乳蛋白等成分呢?
果汁饮料“无果汁”
我曾经为幼儿园里的孩子表演制作“无果汁”的果汁饮料。柠檬饮料是这样做的:首先把黄4号溶于水,就变成了很漂亮的柠檬色。接着,再加入酸味剂——维生素C和柠檬酸。然后,注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浆。这样,就变成了酸甜味。另外,要加进柠檬香料,那才是柠檬汁。最后加入纤维素粉末,纤维素是由“锯屑”做成的添加剂。通过混浊的颜色,营造出真果汁的那种感觉。
做甜瓜味饮料的话,甜瓜是绿色的,那么,先在水里加入蓝1号着色剂,把水染成纯蓝色。然后加入黄4号着色剂,水就变成了纯绿色。这两种颜色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我把“调”好的饮料倒进杯子,问大家“要喝吗”,孩子们都面面相觑。然而大家平常喝的饮料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
以前,饮料里加的是砂糖,但砂糖的甜味太重了,孩子们不喜欢。所以现在换成了果葡糖浆。它的甜味很清爽,孩子们都喜欢。但果葡糖浆存在着让人恐惧的地方,那就是热量过量摄取的问题。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人体最基本的能量源,身体弱的时候最需要,我们生病时打的点滴里就有葡萄糖等营养成分。
但是,点滴里的葡萄糖浓度不足0.5%。而刚才介绍的粉末制成的“无果汁”果汁,500毫升里含有的果葡糖浆就超过60毫升。也就是说,大家平常喝的500毫升的饮料里,10%以上都是糖汁(糖分)。如果转换成固体粉末,含有的葡萄糖超过25克,果糖超过20克,盛在盘子里会满满的。而且,喝了富含果葡糖浆的饮料之后,人不会觉得饱,仍然和没喝饮料之前一样想吃东西。一瓶500毫升的饮料里,含有相当于50克砂糖所含的热量,也就是200千卡,相当于半袋薯片所含的量。可是,人喝了之后却觉得跟没喝一样!显然就会引发热量的过量摄取。
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可能促进糖尿病的发生。美国的一项追踪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每个孩子平均每天喝一罐碳酸饮料,体重超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60%。近年来,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中小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奶精”不含一滴奶
很多店里配咖啡的奶精都是免费的,我经常看到有人临走时,顺手拿好几个,回家留着慢慢用。你觉得奶精是用什么做的?牛奶吗?奶油吗?不要看到“奶精”中有“奶”字,就想当然地认为它是用奶做的。其实,制作奶精的过程中没有用到一滴牛奶或奶油,它就是在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剂混合搅拌,做成的类似牛奶的东西。
其中的植物油,更具体说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它对心脏的损害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动物油。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比如饼干、西式糕点、巧克力派、沙拉酱、炸薯条、炸鸡块、咖啡伴侣等。但是,反式脂肪酸的名字有很多,一般配料表里标明“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麦淇淋”、“起酥油”或“植脂末”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大家都知道,普通状态下,水和油是不能互溶的。这就要用到添加剂了。首先,使用乳化剂,它可以使油和水混到一起,乳化成像牛奶一样的白色。但还不像牛奶那样黏稠,所以要用到增稠多糖类使其黏稠。然后要用到焦糖色素,把它染成极淡的茶色,看上去就像奶油的颜色。为了长时间保存,还要加入PH调整剂。另外,再加进具有奶油香味的香料。所以,奶精就是用水、油和若干种添加剂做成的“牛奶式植物油”。只要看看奶精的配料表,就一目了然了。
五种水千万不能喝
(昕龙春:并非完全可取 网载姑且参考)
www.xlc.cn 2006.02.20 转载自新华网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但是并非所有的水都可以饮用,以下五种水在某种程度下会形成亚硝酸盐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老化水:俗称“死水”,也就是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常饮用这种水,对未成年人来说,会使细胞新陈代谢明显减慢,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中老年人则会加速衰老;许多地方食道癌、胃癌发病率日益增高,据医学家们研究,可能与长期饮用老化水有关。有关资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质也随着水贮存时间增加而增加。
二、千滚水:千滚水就是在炉上沸腾了一夜或很长时间的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
这种水因煮过久,水中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含量很高。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有毒的亚硝酸盐还会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三、蒸锅水:蒸锅水就是蒸馒头等剩锅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亚硝酸盐浓度很高。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经常随水进入人体,还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四、不开的水:人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是经氯化消毒灭菌处理过的。氯处理过的水中可分离出13种有害物质,其中卤化烃、氯仿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当水温达到90℃时,卤代烃含量由原来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倍。专家指出,饮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肠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当水温达到100℃,这两种有害物质会随蒸气蒸发而大大减少,如继续沸腾3分钟,则饮用安全。
五、重新煮开的水:有人习惯把热水瓶中的剩余温开水重新烧开再饮,目的是节水、节煤(气)、节时。但这种“节约”不足取。因为水烧了又烧,使水分再次蒸发,亚硝酸盐会升高,常喝这种水,亚硝酸盐会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
科学饮水时间表:
6:30晨起喝250毫升的淡盐水或凉白开水,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
8:30到办公室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喝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
12:30午餐后喝水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14:0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
17:00下班前喝一杯,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这一招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
22:00睡前喝200毫升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才能睡得更好,这样你就完成了每天2100-2800毫升的补水量。
|